摔了一跤感覺沒啥事?警惕這種隱匿的致命傷
近日
#小伙摔倒以為沒事7天后死亡#
登上熱搜
引發(fā)熱議
原來,小伙在騎車時不慎摔倒
被送往醫(yī)院后
因身體無明顯外傷及出血情況
未做進一步檢查便返回家中
后因嘔吐不止再次送醫(yī)后
被確診為腦出血
最終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
你是否覺得
身體偶爾遇到“小磕碰”
不痛不癢就沒啥事?
實際上
有些傷就像“定時炸彈”
一旦爆發(fā)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01
早期不明顯甚至無癥狀
警惕慢性硬膜下血腫
不小心撞到床沿、不當健身
……
都可能誘發(fā)慢性硬膜下血腫
早期不明顯甚至無癥狀
很容易被忽視
最終危及生命
慢性硬膜下血腫
是發(fā)生在硬腦膜與蛛網(wǎng)膜之間的
慢性出血
由于血腫增大速度起初比較緩慢,往往不易察覺,此類疾病多數(shù)患者有頭部外傷史。且由于老年人腦萎縮,只有血腫積聚到一定量,對腦組織造成較明顯的擠壓時癥狀才慢慢出現(xiàn)。因此,老年人是好發(fā)人群。
除了外傷,還有一些因素會引發(fā)慢性硬腦膜下血腫:
·輕微碰撞:如摔倒、磕碰;
·長期應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藥,或凝血功能障礙等;
·反復或突然的胸腹壓力增高:如難產(chǎn)、便秘;
·部分疾?。喝绺哐獕骸⒀芑?、感染及一些顱內(nèi)病變(蛛網(wǎng)膜囊腫、腫瘤等);
·酒精中毒等;
此外,還需注意的是,不合理的健身習慣也可能導致慢性硬腦膜下血腫。在做深蹲、臥推、舉重等動作時,往往會屏氣,這會使靜脈壓力突然增加。屏氣結束后,快速呼氣、肌肉放松,靜脈壓下降,腦容量減少,顱壓驟降,易造成橋靜脈撕裂,顱內(nèi)出血風險隨之增加。
02
千萬別忽視
磕碰后出現(xiàn)這些癥狀要及時就醫(yī)
在慢性硬腦膜下血腫早期,癥狀并不明顯,甚至無癥狀,僅為輕度頭昏頭痛,很容易被忽視。
在后期,隨著血腫量的逐漸增多及對腦組織的擠壓逐漸加重,癥狀逐漸加重,表現(xiàn)為:
·顱內(nèi)壓增高癥狀:頭痛、頭暈、惡心、復視、食欲不振,甚至嘔吐;
·神經(jīng)功能損害癥狀:淡漠、偏癱、麻木、失語、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思維紊亂、定向力及智力障礙。
·大小便失禁、昏迷等。
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救治延誤,導致血腫進一步進展,并發(fā)腦疝,可能出現(xiàn)嚴重的偏癱、抽搐和昏迷,甚至死亡。
03
如遇跌倒
急救要牢記三個“不”
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小心跌倒,通過科學干預可顯著降低風險。無論是自救還是幫助他人,一定牢記三個“不”:
·不急于扶起:先判斷意識與傷情,若疑似骨折或脊柱損傷,隨意搬動可能加重損傷。
·不忽視細節(jié):檢查有無嘔吐、抽搐,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止血包扎。
·不延誤就醫(yī):即使表面無傷,也需送醫(yī)排查顱內(nèi)出血或隱性骨折。
除了車禍、高處墜落會導致腦部損傷
老人不小心摔倒、小孩頭磕碰到桌角
乘車時因急剎車頭部撞到前排座椅
……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 “小磕碰”
可能藏著致命風險
再次提醒大家
一旦感覺身體出現(xiàn)異樣
要及時就醫(yī)
別把“小傷”拖成“大病”
(央視新聞綜合自健康上海12320、健康天津、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官方公眾號等)
監(jiān)制丨陸毅
制片人丨楊瑾
主編丨鄭立恒
編輯丨李金娟
審校丨胡月
(央視新聞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