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戲中戲” 講出民建石景山區(qū)工委“口述會史”
4月12日上午,在北京市石景山區(qū)八角路居民區(qū),一間由民建會員打造的公共空間“草木空間”里,不算寬敞的室內(nèi)“擠”進了2個劇組,5臺攝像機分布在不同位置,進行一場“戲中戲”的拍攝。
“那邊2臺攝像機在拍攝口述會史,另外3臺是記錄口述會史拍攝現(xiàn)場?!迸臄z開始前,民建北京市委會石景山工委(以下簡稱“民建石景山區(qū)工委”)委員黃玥介紹稱,此次拍攝是區(qū)工委“口述會史”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區(qū)工委拍攝的紀錄電影《平凡者的不平凡之路》要呈現(xiàn)的一段場景,因此才有會史短片、紀錄電影兩個劇組同時拍攝的場面。不過,這場“戲中戲”拍攝的不是“戲”,而是真實。

民建石景山區(qū)工委“口述會史”工作于2024年啟動,由該區(qū)工委青年工作委員會承辦,目前已拍攝了岳春華、陳慈、林志毅及劉憲共4位民建老會員。今年1月開始,相關短片陸續(xù)上線播出。
當天的拍攝對象彭翠萍,是該系列第五位主角。面對鏡頭,彭翠萍講述自己參與“社區(qū)共建”的經(jīng)歷:“當時老山街道提出社區(qū)共建,把各方力量組織起來,為居民提供服務。2000年7月,我們區(qū)工委出動30多人做了第一場民主黨派進社區(qū)的專場活動,為居民提供醫(yī)療及法律咨詢服務……”
“參加那場活動的民建會員,各自負責哪些工作呢?”當彭翠萍講述暫停時,坐在她對面的祖思邈適時提問。祖思邈也是民建會員,因為有豐富的電視欄目制片經(jīng)驗,他參與了此次“口述會史”短片多階段的工作。拍攝開始前,他負責“暖場”,讓不熟悉鏡頭的講述者快速進入狀態(tài);拍攝時,他是不出鏡的主持人,幫助前輩回憶得更為完整和豐富。

一個多小時后,拍攝告一段落,現(xiàn)場工作人員紛紛鼓掌,彭翠萍開心之余又有些害羞:“我太緊張了?!迸阃臄z的民建石景山區(qū)工委永定河支部主委金巖上前抱住她:“一點兒也看不出緊張,您講得特別好?!?/p>
“彭老師是我們支部的會員,退休前從事了十年社區(qū)共建工作。在融合社區(qū)公益活動和民建社會服務工作這方面,她做了很多事,非常了不起?!苯饚r說道,“口述會史接下來要到彭老師家中拍攝,看看能不能從老照片和資料里挖掘到更多故事。”
已播出的兩部會史短片在民建會員中引發(fā)了強烈反響,親歷過那段歷史的老會員感同身受,新入會的年輕人也被前輩們的無私奉獻精神深深感動。黃玥說:“用新的方式講好民建故事,將老一輩民建人的精神傳承下去,這就是做我們做口述會史的意義?!?完)(《中國新聞》報記者 程小路 報道)
![]() |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23日 07:46:48
- 2025年05月22日 21:48:53
- 2025年05月22日 16:48:25
- 2025年05月22日 16:45:57
- 2025年05月22日 15: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