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wǎng)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fā)媒體聯(lián)系。)
前幾天,一位年輕朋友問我:“林老師,應該給‘流行’一個怎樣的定義呢?”我趕緊回答:“哎唷,如果提起‘流行’,您應當是我老師。不過,我最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現(xiàn)象,倒是可以交流一下。”
我說,據(jù)觀察,凡是流行的東西,大都具備兩個特點,一是必須喧鬧沸騰,二是得有流行語。如果沒有流行語撐著,熱鬧過后,流行便會像稍縱即逝的流星雨,哪怕使盡力氣,也揪不住它那光輝的尾巴。而流行語就像一片神奇的“沼澤地”,這兒不準擅自闖入,只許“新新人類”通行,外人若是不留神掉進去,很快就會沒過頭頂,臨“死”之前,他的遺言一準兒是個‘酷’字!
和流行語過招,像是玩一場電子游戲,必須眼快手快。請記。寒斢腥斯ЬS您說話“很克林頓”時,先別高興得太早,因為“克林頓”一語意同撒謊;如果有人說某女士是“超級雙頻”,請立即告他性騷擾,因為這家伙指的是“超級平胸”和“太平公主”。如果你連“蛋白質(zhì)”都不懂,那你真的就是“笨蛋+白癡+神經(jīng)質(zhì)”了等等,諸如此類。當然,也有不罵人的。比如“洗耳朵”即聽音樂;“洗胃”是喝飲料;最近比較煩,可以說是很“芝麻”;假如形容一個人囂張,那么就可以說他“很閃”。新新人類說話時不帶英文或阿拉伯字母,那可就太遜啦。CBA──酷死了;PMP──拍馬屁;1314──一生一世;56──無聊;123──木頭人;880──抱抱你。諸如,此類。
看到這兒,估計正襟危坐的語言學家早已胡子翹起,預備大發(fā)脾氣了。先別動氣。不妨運用中西醫(yī)結合手段,給流行語做個全面“體檢”,瞧瞧它究竟是健康、亞健康,還是患了小恙,甚至成了語言之“癌”?
通過“X光”不難察覺,流行語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它們喜歡利用諧音,達到逗人一樂的效果。于是,初步診斷結果出來了──在某種程度上,諧音救了流行的命。
再給流行語做個“CT”。令人遺憾的是,大多數(shù)流行語暫時處于貧嘴檔次,只有極少數(shù)達到幽默水平。蓋流行語的作者群嘴上無毛,年齡尚輕。不過這不算錯兒,待到他們真正理解什么是幽默時,恐怕要被新一輪流行語“撞”個四腳朝天。
最后,使出中醫(yī)“望聞問切”手段,給流行語把把脈:其所有句式均為“短、平、快”,嗖嗖地說,嗖嗖地聽──完全符合當今人類生活頻率。還有,流行從不講理,不負責任,更不夠朋友。這個我懂。在黑頭發(fā)的時尚漩渦中,誰想阻擋流行語的流淌四溢,那可真的要被罵做“蛋白質(zhì)”了。它們宛如活潑的藍精靈,東一下,西一下地亂鉆亂撞,搞得公眾心里癢癢的,氣得有些學者大發(fā)雷霆。什么“重度污染”啦,“面臨挑戰(zhàn)和毀滅”啦,好象是說漢語的末日快要到了,真有這么嚴重嗎?請放心,無數(shù)歷史事實證明,漢語沒那么嬌氣。
我樂觀地認為,或許,創(chuàng)建漢語新紀元的希望,就寄托在流行語制造者的身上。有個心愿:希望他們在歡快愉悅之際,再稍微深刻一點兒。譬如,日本人有個習慣,每年都要用一個漢字點評國情國勢,叫年度漢字。對二○○四年,他們用的是一個“災”字。仔細想想,可謂一字定乾坤。啥時候,咱們的流行語“作者”也深刻一把?
看來,做個合格的流行語作者,光憑智商和靈氣可不夠,和做人一樣,總要人氣一些。(摘自香港大公報;作者:林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