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2日,我國將迎來第一個“無車日”。
去年l2月,國家建設部向全國所有城市發(fā)出了開展“公共交通周和無車日”活動的倡議,建議把每年的9月16日到22日定為“公共交通周”,作為改善城市交通路況和當?shù)乜諝赓|(zhì)量的有益嘗試。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等108個城市承諾參加活動。活動期間,參加城市將以各種方式鼓勵市民利用公交、自行車或步行等綠色交通方式出行。22日的“無車日”活動將是整個公共交通周的高潮,當天7時至19時,各城市都將劃定一個或數(shù)個有影響的區(qū)域作為無小汽車區(qū),也可將全市范圍作為無小汽車區(qū)域,只對行人、自行車或公交車輛開放。
“世界無車日”活動最早起源于1998年的法國。當時有一些年輕人率先提出“在城市里沒有我的車”的口號,希望平日被汽車充斥的城市能獲得片刻的清靜。這個主張立即得到了法國綠黨領導人、時任法國國土整治和環(huán)境部長的多米尼克·瓦內(nèi)夫人的大力支持,在她的倡議下,開展一項“今天我在城里不開車”活動,得到首都巴黎和其他34個外省城市的響應,很快成為一項全國性的活動。隨后,歐洲及北美、南美和亞洲不少城市競相效仿,使9月22日成了“國際無車日”。至今,國際上已有超過1000個城市開展過“無車日”活動,越來越多的亞洲和南美洲國家的城市也開始推廣這項活動。
眾所周知,汽車給現(xiàn)代文明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締造了阻礙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限速帶”:車與人、車與能源、車與環(huán)境、車與社會道德、車與文明風氣日益緊張的矛盾。這是越來越多的城市不得不面對的“汽車社會”問題。
速度,是汽車帶給人類最大的便利之一,然而,它的這一優(yōu)勢也正在逐步演變成為它的劣勢。行車難、停車難成了最讓市民頭痛的事兒。
最大的問題當然是道路的擁堵。雖然在最近幾年里,許多大城市對市政建設、道路設施進行了大規(guī)模改造,但市民仍在感嘆:擁堵的路段不是在減少,而是在增多。由于停車難,又增加了道路的擁擠和堵塞。
如果說行車難和停車難還是一種“顯性煩惱”的話,那汽車帶來的種種環(huán)境污染,對人類身心健康的不良影響,則屬于“隱性煩惱”。
汽車隆隆地駛過,馬達聲、喇叭聲等嘈雜的聲音使人變得心緒不寧。汽車最大的污染是它自身排出的廢氣,來自環(huán)保部門的分析顯示:汽車尾氣中有上百種不同化合物,其中污染物有固體懸浮微粒、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鉛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輛轎車一年排出的有害廢氣可達自身重量的4倍。據(jù)權威機構預測,到2010年,中國將有100個以上的城市進入“汽車社會”,所以,理應在“汽車社會”帶來的矛盾積重難返之前,未雨綢繆采取措施避免亂象叢生。換一種說法就是,我們應采取多種方式打造一種健康的“汽車社會文明”,力爭把潘多拉盒子里的“惡”降至最低。
這種“汽車社會文明”包羅萬象:汽車經(jīng)濟結(jié)構的合理配置、稅收政策的因勢利導、環(huán)保節(jié)能的推廣、開車人行車文明的提升、交通管理水平的提高……此次全國“無車日”活動應當是打造這種文明的一個有益嘗試。當然,僅僅靠一個“無車日”恐怕還不足以改變“汽車社會”的負效應,更重要的是應出臺更多措施,比如對行車、停車分不同時段或不同地段實行差額收費,積極推廣“公交優(yōu)先”的城市交通戰(zhàn)略等。(李永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