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各地的消費券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今年伊始,杭州首發(fā)一億元消費券,隨后南京、鎮(zhèn)江、寧波等地紛紛跟進。
在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仍在深化和蔓延的大背景下,多年來擅在投資而弱在刺激內需的地方政府,紛紛把發(fā)放各種形勢的消費券作為新的“擴內需”手段。
消費券熱鬧后的總體效果仍有待觀察,但爭議聲也不絕于耳!懊^過河”,專家表示,消費券模式還需不斷完善。
長三角消費券“四兄弟”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雖然都名為消費券,但在資金來源、使用范圍、發(fā)放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異,粗粗一分,“消費券”兄弟四個:
“直用型”。這種消費券的資金來源為地方財政,功能近似于現金。其典型代表為杭州發(fā)放的首批消費券,今年1月19日起,杭州市政府拿出1億元財政資金,向特困戶、退休市民、殘疾人和在校中小學生等8類人員67萬人發(fā)放成人每人200元,學生每人100元的消費券。消費券可在400多家商家使用,不但能抵用同等面額的現金,還可享受不等的讓利折扣。
“混用型”。它的資金來源是地方財政和企業(yè)讓利,但不能單獨使用,必須與一定的現金混用。其典型代表為杭州、南京的旅游消費券。杭州從2月26日起在長三角等地免費發(fā)放240萬份總面值為1.5億元的“杭州旅游消費券”,游客在杭州每花40元現金,可以使用10元消費券。南京則于2月16日向全市20萬戶居民發(fā)放2000萬元鄉(xiāng)村旅游消費券,與現金的混用比例為1∶1。
“讓利型”。它的資金來源是企業(yè)讓利,也與現金按一定比例消費。典型代表是鎮(zhèn)江2月25日向市民發(fā)放的8800萬元旅游消費券,以及計劃向周邊城市發(fā)放的3200萬元旅游券,其資金來源全部為企業(yè)讓利。
“義賣型”。它的資金來源是社會資金認購,類似政府“義賣”。典型代表是杭州計劃4月份推出的新一批消費券,它們共分“政府消費券”、“旅游消費券”、“社會消費券”、“教育培訓消費券”和“轉移性消費券”等五大類。除了第一種外,余下四種不再由財政支付,鼓勵自愿認購,并有5-20%的使用優(yōu)惠。
“摸著石頭過河”,消費券效果待觀察
雖然消費券的發(fā)放模式不同,但對于其所能起到的拉動內需的作用,各地政府無疑都寄予了厚望。
南京市旅游局局長曹永林先前表示,經過測算,南京市民使用2000萬元的鄉(xiāng)村旅游消費券,有望拉動2億元的消費市場。而鎮(zhèn)江市旅游局市場開發(fā)處副處長李良武也告訴記者,根據他們的預測,8000萬元的旅游券可直接為鎮(zhèn)江帶來2億元的旅游收入,間接帶動其他產業(yè)的收入可達到20多億元。
這些地方政府的預估并非沒有道理。從先行地區(qū)杭州的實踐情況來看,消費券對于拉動內需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截至2月20日,杭州城區(qū)各指定商家接收消費券6162.27萬元,占發(fā)放總額的61%。目前杭州市已有358個定點商家兌付250萬張消費券,兌付金額超5000萬元。據杭州市貿易局調查,消費券在超市消費的放大效應是1.78倍,而購買大額商品放大效應可以達到10倍。
“從理論上說,發(fā)放消費券確實能夠拉動內需,但是實踐中究竟能否達到預定的效果,現在還不好說。”南京市社會科學院經濟發(fā)展研究所所長唐啟國教授表示,發(fā)放消費券是地方政府短期內拉動內需的一種措施,在具體操作中仍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
對消費券觀感謹慎的除了唐啟國外還有不少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院執(zhí)行院長陳憲教授表示,消費券的好處在于,短時間內能讓大量資金完全進入流通領域轉化成消費,在短期內確實能夠對內需起到一定的拉動作用,但從長遠看,一旦沒有財政資金的長期支持,消費券的長期效果則會大大減弱。
而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博士陳杰認為,發(fā)放消費券政治效果大于經濟效果。它主要體現了地方政府對民眾福利的重視,與百姓同舟共濟的決心,讓百姓感到政府的關懷。但是在經濟不景氣或者沒有出現根本好轉的時候,人們一定會把計劃好的消費支出從自己的錢改為政府發(fā)的錢,總消費不會出現凈增加。經濟學理論將這種現象稱作“替代效應”,而日本近年來發(fā)放過數次消費券,實踐證明效果也不大。
消費券發(fā)放模式尚需完善
從各地消費券投入發(fā)行或列出計劃之日起,這一政府行為就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關注,爭議之辭也應聲而起。除了對于實施效果的爭論外,圍繞發(fā)行對象、購買范圍和資金來源等制度設計層面問題也備受關注。
陳憲指出,一般意義上講的消費券,指的是政府派發(fā)的以公共財政為資金來源的城市消費券,這就涉及公平和效率問題。陳憲說:“從公平角度看,目前有的消費券傾向于鼓勵使用者購買本地產品,有地方保護主義之嫌,而且消費券往往會集中在部分商品上使用,這種制度設計上的厚此薄彼亟須糾正。”
他認為,消費券一定要對邊際消費傾向比較高的人群發(fā)放才有意義,才能更好地拉動消費,而一般認為,收入越高的人邊際消費傾向就越低,他們的收入大多儲蓄或投資。
“因此,從效率角度來說,地方政府在發(fā)放消費券時應該首先考慮低收入群體。最為合理的消費券應該是借鑒美國,向低收入群體發(fā)放食品券!标惤苷f,此外針對當前大量農民工失業(yè)的現狀,政府也可以拿出一部分資金用于發(fā)放勞動培訓券和教育券,讓農民工免費參加政府開辦或政府與機構合辦的教育培訓活動,自主挑選適合自己的培訓項目。
著名社會學家、復旦大學胡守鈞教授則認為,目前一些消費券正有向促銷券異化之勢。為了讓更多人到本地消費,一些地方政府將消費券發(fā)到了異地。“這種異地發(fā)放的消費券更多的是一種廣告和促銷,從公平角度考慮,政府部門應該把直接補貼群眾的消費券和到外地發(fā)放的促銷券嚴格區(qū)分開來,在財政支出中必須區(qū)分其資金性質,不能‘一鍋粥’!
另外,由于各地發(fā)放消費券額度巨大,一部分資金還來自于公共財政,就有輿論質疑“財政資金能否到馬路上散發(fā)”。而法律專家則建議消費券在資金的來源和使用上也要做到合法規(guī)范。
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全弟認為,如果消費券的資金來源來自于政府財政,應該納入預算,并經人大及其常委會審查批準通過。這一在前程序必不可缺,政府發(fā)行消費券是把錢用在人民身上,但是搞好預算管理也是花好老百姓每一分錢的體現。在注重目的的時候,實施的程序也應該注重,否則同樣會影響到發(fā)放效果。陳杰則建議,消費券的資金來源除了政府直接動用財力支持,還可多與企業(yè)合作,鼓勵它們讓利于民。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