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省區(qū)市財政預算管理情況審計調查結果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七日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有關規(guī)定,審計署2008年對18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財政預算管理情況進行了審計調查,重點抽查了45個市(州)及其所屬106個縣(區(qū)、旗),F(xiàn)將審計調查結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和總體評價
審計調查結果表明,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有力領導下,財政部門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tǒng)領,緊緊圍繞建立和完善公共財政體制,積極推進財政各項改革,逐步規(guī)范財政預算管理,實現(xiàn)了財政收入較快增長。2007年,18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為1.4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6.28%。2008年,在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情況下,仍然增長32%。財力逐年增長保證了國家宏觀調控措施的貫徹落實,為經濟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繼續(xù)深化部門預算改革,著力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山東、河南等7省進一步加強部門預算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基本支出定員定額管理體系,穩(wěn)步推進項目支出預算滾動管理,逐步完善預算分配制度。各地還積極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不斷擴大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覆蓋面,山西、內蒙古等4省(自治區(qū))已將所屬市縣全部納入國庫集中支付范圍。
(二)積極創(chuàng)新征管機制,逐步完善非稅收入管理。
遼寧、湖南等3省在國家有關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政策指導下,積極研究和制定地方非稅收入管理制度,先后出臺了多項地方性規(guī)章,為規(guī)范非稅收入征管秩序夯實了制度基礎;黑龍江、吉林等9省進一步深化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改革,實行“單位開票、銀行代收、財政統(tǒng)管”,著力建立收繳管理新機制,為強化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提供了機制保障。
(三)全面加強支出管理,切實規(guī)范財政支出行為。
廣東、云南等6省積極探索建立專項資金運行機制,通過建立完善支出績效評價制度,逐步加大對重點支出的績效評價力度,著力提高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水平。廣西、上海等5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積極完善政府采購監(jiān)管機制,以規(guī)范采購行為、提高采購效率為重點,進一步強化政府采購監(jiān)管,充分發(fā)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從審計調查情況看,通過改革,地方財政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預算管理和資金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的問題。
二、地方財政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部分地方財政預算管理不嚴格。
1.一些地方對上級專項補助的預算編報不夠完整。抽查的13個省本級預算2007年共少編中央專項補助2127.71億元,相當于上年中央專項補助3446.34億元的61.74%。其中6個省的中央專項補助全部未編入本級預算。市縣財政編報上級專項補助不完整的情況更為突出。抽查的29個市縣中有24個上級專項補助全部未編入本級預算。
2.土地出讓收入等非稅收入未全部納入預算管理。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政策要求將土地出讓收入等非稅收入全額納入預算管理。但從調查情況看,一些地區(qū)執(zhí)行國家政策還不到位。抽查的10個省本級、23個市本級和41個縣,2007年有848.26億元非稅收入未納入一般預算和基金預算管理,占這些地區(qū)應納入預算管理的非稅收入的22.63%,其中16個市縣超過50%。從結構看,上述應納未納入預算管理的非稅收入主要是土地出讓收入626.42億元和已收繳的國有資本經營收益44.56億元,合計占上述848.26億元的79.1%。
3.部分城市的開發(fā)區(qū)預算收支未納入所屬城市本級預算管理。作為所屬城市本級的派出單位,開發(fā)區(qū)的預算收支應納入本級預算管理。但審計調查發(fā)現(xiàn),抽查11個省的43個開發(fā)區(qū)中,有31個尚未納入2007年本級預算管理。這些開發(fā)區(qū)當年預算收支規(guī)模分別為234億元和246億元,占抽查開發(fā)區(qū)預算收支的79.59%和78.09%。有的開發(fā)區(qū)預算收入在本級財政預算收入中已經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地方人大審查批準預算的時間早于全國人大審查批準中央預算的時間,中央部分專項轉移支付未分解到地區(qū)和項目。因此,雖然財政部已要求地方按上年實際數或預計數來編制中央補助預算,但地方財政仍難以準確預計中央專項補助的具體數額并將其編入預算。二是對開發(fā)區(qū)財政收支應否納入所在地區(qū)本級預算管理,目前規(guī)定尚不明確。三是一些地方財政管理水平不高。
(二)部分地方財政決算收支不準確。
1.審計調查發(fā)現(xiàn),一些地方對專項轉移支付資金采取了如下?lián)芨斗椒ǎ簩m椯Y金在省本級列支后撥入專戶,再通過專戶向省本級或下級財政撥付。這種管理方式雖然有利于?顚S茫@些通過專戶撥付給下級財政最終使用的專項資金和滯留在省級專戶的資金實際虛增了省本級支出。抽查的13個省本級,2007年因上述原因虛增支出782.24億元,占這些地區(qū)當年一般預算支出5191.6億元的15%。
2.一些地方財政收支不夠準確。從抽查情況看,2007年有3個省本級、14個市本級和21個縣少列財政收入70.8億元;有1個省本級、4個市本級和8個縣少列財政支出100.49億元。此外,還有5個省本級、16個市本級和20個縣虛增財政支出149.04億元;有9個市縣虛增財政收入19.73億元。
3.一些地方財力結余不實。審計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地區(qū)將一些無具體對應項目的資金結轉下年支出,造成當年結余不實。抽查的11個省本級、11個市本級和8個縣結轉下年的1510.38億元支出中,有282.3億元(占18.69%)無具體對應項目:分級次看,主要是省本級結轉261.81億元,占92.74%;分區(qū)域看,主要是東部地區(qū)5個省本級、6個市本級和7個縣結轉201.36億元,占71.32%。按規(guī)定,這些無對應項目結轉的財力應體現(xiàn)為當年結余并納入下年預算安排使用。上述做法既影響了下年預算可統(tǒng)籌安排的財力,也不利于全面反映當年財政支出情況。
上述問題產生的原因:一是一些地區(qū)財政管理還不能適應近年來財政收入增長較快的形勢,對大量增加的財政收入,還不能科學合理地安排好支出,往往通過賬務處理調增支出,將結余的財力留存下來,致使財政信息失真。二是財政部門未完全做到專戶管理與預算管理的協(xié)調一致,對于專戶資金預算管理,規(guī)定不夠細致和明確,對于下級財政專戶管理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掌握不夠,管理機制尚不健全。
(三)部分地方財政資金管理不嚴格。
1.賬戶設置過多,資金大量沉淀。截至2007年末,抽查的15個省本級中有9個在商業(yè)銀行開設的賬戶數量均超過50個。在這些賬戶中,有些賬戶的核算內容交叉重復,財政資金管理較為分散。調查發(fā)現(xiàn),有7個省本級存在同類資金分散在多個賬戶管理的問題。上述問題容易導致財政資金大量滯留,資金使用效益不高。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07年底,抽查的15個省本級財政在商業(yè)銀行的賬戶資金余額達3319.28億元。
2.財政資金安全保障有待加強。目前,部分地方財政對外借款規(guī)模較大,截至2007年底,抽查的9個省本級暫付款余額達653.77億元。有的地區(qū)暫付款長期未清理收回。同時國家早已明令禁止的財政資金辦信用的問題仍然存在。調查發(fā)現(xiàn),抽查的4個省本級未按規(guī)定清理財政周轉金或變相設置新的財政周轉金,截至2007年底累計發(fā)放財政周轉金貸款118.75億元;還有5個省的一些部門違規(guī)將79.51億元財政資金有償出借給下級財政或企業(yè)。
3.部分地方在收入征管和支出管理上還存在一些違規(guī)問題。抽查的11個省本級、22個市本級和22個縣2005至2007年累計應征未征、違規(guī)減免和先征后返財政收入共253.45億元。2007年,11個省本級、23個市本級和29個縣坐支、挪用非稅收入達239.1億元。
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地方財政部門對資金管理重視不夠,特別是在近年來財政收入形勢較好、資金較為充裕的情況下,一些地方財政部門往往忽視了資金管理的效率性和安全性,加之在收支管理上遵守國家規(guī)定還不夠嚴格,導致一些違規(guī)行為時有發(fā)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