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歷史一見鐘情
袁騰飛早在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教歷史時,他的教學視頻就廣泛流傳于網(wǎng)絡,而他本人也因獨樹一幟的授課風格被網(wǎng)友稱為“史上最牛歷史老師”。如今,袁騰飛在北京市海淀區(qū)教師進修學校任職,“百家講壇”上《兩宋風云》的精彩詮釋,讓他的知名度再次提升。有不少網(wǎng)友猜測,這顆“70后”新星的崛起,預示著文化講壇后浪推前浪時代的到來。
前不久,袁騰飛的新書《歷史是個什么玩意兒》在北京、上海等地舉行簽售會。得知他近期有意安排在沈陽舉辦簽售,記者第一時間電話采訪了他本人,電話那頭依舊是熟悉的京腔。
談成名平添很多煩惱
遼寧日報:
作為北京 2500位歷史老師中的一員,有人稱你很牛,你覺得自己牛在哪兒?
袁騰飛:事實上我并不認同這種觀點,北京市比我講歷史講得好的人太多了,我一點也不牛(大笑)。如果說是因為我的語言風格吸引了受眾,我認為也不完全是,比我幽默的老師也很多,要是硬總結(jié)出一個受歡迎的原因,我想可能就是深入淺出的語言引發(fā)了大家的興趣吧。
遼寧日報:“百家講壇”對你來說無疑是個重要平臺,《兩宋風云》則拉近了你與觀眾的距離,定這個主講題目是你的意思,還是節(jié)目組安排的?
袁騰飛:是我自己選的,當然也跟節(jié)目組商量過。
遼寧日報:你對宋朝有怎樣的特殊情感?
袁騰飛:其一,講明清的學者太多了,很難講出新意。其二,我自己比較喜歡宋朝。宋朝給人的感覺總是弱了那么一些,其實宋朝經(jīng)濟文化很發(fā)達,是中國知識分子的黃金時代,而且宋朝的壽命那么長,自然有其制度合理的地方。
遼寧日報:成名給你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袁騰飛:那可真是變化大,現(xiàn)在都沒有自己的時間了。跟過去相比,我更享受以前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上完課,回家看書,多舒服!這種日子恐怕再也回不去了。
談歷史研究講歷史只為讓學生別在課堂上睡覺
遼寧日報:我想知道,歷史學哪些特質(zhì)最吸引你?在這個過程中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袁騰飛:我就是從小就對歷史感興趣,喜歡看小人書,跟別的喜歡自然科學的小男孩都不一樣,我估計我可能就是對歷史一見鐘情了。跟你講個有意思的事,我第一次去動物園是上大學一年級時,我對那些動物沒興趣,當時去動物園主要是因為隔壁有個歷史博物展覽,買套票,便宜啊!如果說收獲,那我認為歷史已經(jīng)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
簡單舉個例子,我要是回家不看歷史書,我都不知道這一天怎么過,你說是不是一種生活方式了?
遼寧日報:尼采曾經(jīng)點出研究歷史中,公正是最奢侈的精神品質(zhì),你的看法如何?
袁騰飛:要做到公正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我們了解歷史大多是通過一些文獻資料、史書記載,著史的人你知道吧,大多是為了維護統(tǒng)治者的利益,難免會有一些傾向性。
如果我們可以借鑒的樣本就是這樣一些資料,那你說我們研究的歷史公正嗎?但是在現(xiàn)有的基礎之上,我們應該盡量地去搜集翔實可信的史料,把這種公正發(fā)揮到最大限度。
遼寧日報:有人說你在用現(xiàn)實解構(gòu)歷史,也有人說你的歷史觀不客觀,用現(xiàn)在的觀念去衡量過去的觀念有失偏頗,對此你是怎么看的?
袁騰飛:這種評價過于學術化了。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學教師,我學習歷史、研究歷史的初衷就是要把學生們心中枯燥、干巴的歷史變得生動起來,讓他們不在我的課堂上睡覺,對歷史產(chǎn)生興趣,考試取得個好成績,僅此而已。
談新書并非學術著作
遼寧日報:在《歷史是個什么玩意兒》一書中,你最希望向讀者表達的信息是什么?
袁騰飛:其實這本書就是一本課堂實錄,所以我將它的受眾群體定位為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或是對歷史感興趣,但是起點較低的讀者?墒浅龊跻饬系氖,這本書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關注的人越來越多了。
遼寧日報:你認為這種關注是好事還是壞事?
袁騰飛:是把雙刃劍吧,一方面更出名了,但同時也被人當成了箭靶子。
遼寧日報:在這種境況下,后面的書怎么寫,會不會因為一些專家的關注和介入而改變書的內(nèi)容?
袁騰飛:這個不會,因為后面的也都是一些課堂實錄,要是改掉就等于重寫了,沒那個必要。只是想聲明,這本書并不是學術著作。
遼寧日報:有人說你的這本書對歷史的解讀是辣說,你怎么理解這個“辣”字?
袁騰飛:其實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歷史,請大家把它當成一種注釋吧。至于這個“辣”字,恐怕要評價的人給個解釋了。
□本報見習記者/趙 真
-鏈接
作為課堂實錄,《歷史是個什么玩意兒》一書以袁騰飛特有的語言風格,解讀中國歷史上的古人古事,將那些原本枯燥的歷史段落變得趣味橫生。
袁騰飛妙語連珠,“秦始皇一開始還是很勤政的,他每天早起洗臉刷牙之后看600斤奏章。別怕,當時奏章是寫在竹簡上,要是看紙的,600斤能看死他。他讓在寢宮里擱一個秤,每天稱約600斤,不看完不休息,累得手都翻不動竹簡了,拿綢布條掛到脖子上吊著翻,太累了! ”這樣的語句在書中隨處可見,相信很多讀者都沒見過這樣的“史書”。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