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穴穴葬古人
西高穴2號墓是曹操墓。此說一出,質(zhì)疑云集。
與千年亂找曹操墓,到處都是曹操“疑!睅缀跻粯拥氖,西高穴2號墓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被有的學者“疑似”而為諸多歷史人物之墓。
一、冉閔墓。
冉閔,魏郡內(nèi)黃人(今內(nèi)黃),漢族,五胡十六國時期冉魏君主,史云“身高八尺,善謀略,勇力絕人,攻戰(zhàn)無前(沖鋒在前)”,以“殺胡”著稱,在諸胡聯(lián)軍圍攻中,創(chuàng)造諸多軍事奇跡。冉閔中計為10萬鮮卑鐵騎圍困,一口氣手刃三百余鮮卑強兵悍將,直至戰(zhàn)馬累死被俘。鮮卑國主慕容俊問:“汝奴仆下才,何得妄稱帝?”冉閔曰:“天下大亂,爾夷狄禽獸之類猶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邪!”冉閔被斬遏陘山(在遼寧朝陽縣),慕容俊謚其“武悼天王”。但是,冉閔后人冉華墓志稱冉閔為“平帝”,這當是冉魏政權(quán)給冉閔的謚號;史書上不但沒有冉閔葬鄴的記載,就是葬鄴,不稱“平帝”而以他的對手追封的“武悼天王”相稱,眼下再追他為“魏武王”,似乎總有點兒問題;再則,冉閔滅了后趙,后趙建武十一年“魯潛墓志”說了魯墓與“魏武帝陵”之相對位置;不但冉閔比魯潛晚死7年,而且死時年齡約30歲,與墓中男性頭顱約60歲也有懸殊。
二、姚襄墓。
姚襄,羌人,晉永和十年(354年)背晉降燕,次年北據(jù)許昌,自稱大將軍、大單于;晉升平元年(357年),與苻堅交戰(zhàn)于三原,兵敗被殺并被“以公禮葬之”。姚襄馳騁疆場,常所用格虎大刀、大戟等是不錯的,但他被姚萇追謚為“魏武王”,是晉太元十一年(386年)的事。此時姚萇稱帝于長安,國號秦;當時鄴城屬于后燕領(lǐng)土,被改謚“魏武王”的姚襄,就是移葬,似乎也不大可能“出國”而葬于鄴。再者,在時間上與“魯潛墓志”亦不能相合。
三、夏侯惇墓。
夏侯惇,曹操戰(zhàn)將。檢索早期文獻,不見夏侯惇葬于鄴。惇墓安在?清代文獻,只能參考:《河南通志》云“三國夏侯惇墓,在祥符縣境內(nèi)”!渡轿魍ㄖ尽吩啤按髮④姼甙侧l(xiāng)侯夏侯惇墓,在縣東南三十里下梁村”。再者,許昌也稱夏侯惇墓在許昌。再再者,夏侯惇墓早就被發(fā)現(xiàn)。清袁枚《子不語》云:“本朝松江提督張勇生時,其父夢有金甲神,自稱漢將軍夏侯氏。入門,隨即生勇。后封侯歸葬,掘地得古碑,隸書‘魏將軍夏侯惇墓’,字如碗大。閱二千年而骨肉復歸其故處,亦奇!
夏侯惇死于延康元年夏四月二十四日,“王(曹丕)素服幸鄴東城門發(fā)哀”——盡管到處都有夏侯惇墓,但曹丕遵循曹操《終令》——諸侯、卿大夫“宜陪壽陵”,葬夏侯惇于“西門豹祠西原”,也是有可能的;夏侯惇死在曹操被漢獻帝謚曰“武王”與被曹丕追謚“武帝”的短短10個月之間,要說墓中有“魏武王常所用”的東西,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既然夏侯惇陪葬曹操,那么曹操高陵當不遠夏侯惇墓。作為河南邯鄲市歷史學會會長的劉心長先生,一面指認西高穴2號墓夏侯惇墓,一面卻道“曹操墓更有可能在漳河北岸的邯鄲”,其學術(shù)品格,是值得懷疑的;劉先生還說:“如果曹操是在埋葬后的二月謚封為‘武王’,那(刻有‘魏武王’的)這八件圭牌就有問題”——這一質(zhì)疑,也自有問題:蓋棺定論是常識,曹操被埋,還不定謚——謚,是蓋棺急需定論的要務(wù)。再者,曹操敕愛將一件甚至兩件自己“常所用”的東西,當在情理之中;一敕就是七八件,連自己治病的“慰項石”都敕,直敕得賤如黃泥,似乎就有點兒問題了。更重要的是,既然是夏侯惇墓,該墓豈能不見有關(guān)夏侯惇的任何歷史信息?
千百年來,曹操“疑冢七十二”說廣為流傳。而今,曹操墓驚現(xiàn)在連個傳說都沒有的安陽西高穴村,自然會引起人們的質(zhì)疑。圖為安陽西高穴村曹操墓發(fā)掘現(xiàn)場境況。
曹操墓在安陽西高穴村的發(fā)現(xiàn),不僅讓這里一時成輿論的焦點,同時也為這里的人們提供商機。圖為一當?shù)鼐用裨诓懿倌骨扒少u書法作品。
首席記者 于茂世 文圖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