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美國高中“中國媽媽”為何成了貶義詞?》的文章在網(wǎng)上引發(fā)熱議。在美國學(xué)生、家長眼中,“中國媽媽”愛攀比,永遠以別人為標桿,成了美國高中生口中的諷刺語,這讓不少華裔學(xué)生感到煩惱。
(4月22日《東方衛(wèi)報》)
據(jù)悉,在這篇《美國高中“中國媽媽”為何成了貶義詞?》的文章說,“中國媽媽”愛攀比,總愛比這比那。人家孩子學(xué)鋼琴,“中國媽媽”的孩子也要學(xué);人家孩子考上哈佛、耶魯,“中國媽媽”也會這樣要求自己孩子。在孩子的教育上,“中國媽媽”永遠以別人為標桿。而在美國高中生眼中,華裔家庭的孩子缺少獨立性和自主性,什么事都是媽媽說了算。媽媽像只老母雞,孩子如同小雞,總要靠母雞的翅膀來保護!爸袊鴭寢尅痹诿绹鴮W(xué)生口中成了一句諷刺語,這令不少華裔學(xué)生感到煩惱,不少華裔學(xué)生家長感到委屈,認為“中國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
中國媽媽愛攀比,什么事都為孩子作主,這是不爭的事實。教育專家們一直提倡對孩子要搞賞識教育,可中國媽媽們做得怎樣呢?總會不知不覺中忘記這一點,不由自主陷入攀比的漩渦。記得“知心姐姐”盧勤曾提到,在一次中美學(xué)生籃球賽中,中國孩子投10個球進了9個,中國媽媽沒多大高興勁,因為還有一個沒投進;而美國孩子投10個球只進了一個,美國媽媽卻高興得不得了,大力稱贊自己的孩子真棒。美國媽媽的理由是,投10個球進一個球,總比一個都不進要強吧,所以值得稱贊。中國媽媽就是這樣,對孩子似乎沒有滿足的時候。孩子考了90分,還認為應(yīng)考100分。孩子得了班級第二名,自然要問第一名是誰,并要孩子下次超過他……
攀比之下,便是替孩子作主,什么事都要按自己意愿來,容不得孩子一點自由。最近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電視劇《我的青春誰做主》,就是反映這方面問題的。其中有這么一場戲,看得很讓人傷感——女主人公錢小樣一心想在北京發(fā)展,可她媽媽專門從寧夏跑到北京,非要錢小樣跟她回寧夏。臨走前,錢小樣跟姥姥、大姨、二姨告別,她一臉悲戚地鞠躬,就跟遺體告別似的。錢小樣首先給姥姥鞠躬:“姥姥,謝謝你這么久以來對我的慈愛。”姥姥:“你回去以后我也慈愛不上了,雖然我是你媽的媽,可是在你的問題上我也不能越權(quán)呀!卞X小樣:“理解,當年她要跟我爸在一起的時候您也沒PK過她!卞X小樣接著跟大姨鞠躬:“謝謝大姨對我的寬容。”大姨:“你也不是我閨女,我不能像要求青楚(錢小樣表姐)那樣要求你!卞X小樣:“就是要求不高我也沒達到,對嗎?”錢小樣被迫要回寧夏,在火車站她準備逃跑,她面無表情地對媽媽說:“請示一下,我可以再上一次北京的廁所么?”媽媽、大姨在錢小樣眼里是如此厭惡,她以她特有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憤怒。
“中國媽媽”在美國高中成貶義詞,或許會讓中國媽媽們委屈,甚至有點難堪,但別不服氣,這未嘗不是好事,至少是個提醒吧。筆者曾到過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旅行,每到一處,都會通過當?shù)貙?dǎo)游的介紹,感受到那里教育理念的先進,尤其是家長對孩子的態(tài)度,跟我們截然相反,可孩子的學(xué)習(xí)、成長等,卻絲毫沒受影響?磥,我們也該反思傳統(tǒng)的管教孩子方式了。作者:萬闋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