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價突破2萬元,深圳樓市一下成為全國關注的風暴,引起國土資源部等數個國家部委關注。對此,經濟學家徐滇慶卻拋出不少驚人之語,如“深圳房價上漲理由充分”、“炒房有理”。徐滇慶甚至對住房保障制度有關的設想進行抨擊,認為政府決不能補貼幫助中等家庭買房,理由是“應當鼓勵競爭”。
按徐滇慶的意思,房價必須高,要讓人不能輕易買得起,而且政府還必須讓絕大多數人去買這高價的房,這樣,才能讓他們保持競爭,讓他們有追逐財富的動力。按照徐滇慶的設想,社會將出現(xiàn)這樣一個場景:“5%最窮的窮人”因為可以獲得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他們能住上自己的房;而高收入的人,因為購買力強肯定可以買得起房;只有中等收入的人能否住上自己的房是不確定的,要想買房,就得去競爭,去打拼。
既然是競爭,就自然有失敗者──難道一競爭,所有中等家庭收入就能迅速提高收入了?按照國家統(tǒng)計局一份調查中關于中等收入家庭劃分標準,年收入6萬元就可算中等收入家庭。這年收入只有6萬元的三口之家,要讓他們買每平方米2萬元的房子,恐怕一年也買不起1平方米。要讓他們通過“競爭”去提高收入,從而買得起房,恐怕是太理想化了,很多家庭恐怕“競爭”得死去活來也實現(xiàn)不了買房的愿望。這樣一來,就會出現(xiàn)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情況:低收入的窮人有政府保障性住房,而有些中等收入家庭,反而因為收入比窮人高那么一點點,沒有自己的房子。這些買不起房子的中等收入家庭會不會想:我還不如窮一點呢,干脆混日子,取得“窮人”的資格,就可以住上自己的房子了。這樣的結果,不正與徐滇慶的“競爭”初衷恰好相反嗎?
而徐滇慶卻還在唱高房價有理──高房價能讓人不斷地去掙錢,能讓人不斷進取。徐滇慶似乎很擔心國人缺乏追求財富的動力,所以,要在制度設計中,要通過住房等物品,給老百姓以誘惑,給他們一定的壓力和動力,讓他們去競爭,否則,他們就會無所事事、得過且過地混日子。
但是,賺錢需要人強迫嗎?人有逐利的本性,誰不希望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人類發(fā)展史表明,人總是不斷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總是不自覺地在滿足一個生活目標后產生更高的生活目標。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擔心中產階層有了房子后,就會混日子,就沒有了生活的動力。有了房子,他們還會有更好房子的需求、有車子的需求、有旅游的需求,有各種各樣精神生活需求……他們每一項需求的滿足,社會都會增加財富,不只是建房才能產生GDP。
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是人的本能,只要制度允許,老百姓自會發(fā)揮自己的才智,去想辦法掙錢,用得著專家鼓動政府人為地給老百姓制造壓力,驅趕著他們去掙錢嗎?(謝昱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