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8月19日電 題:中國館總設計師何鏡堂:創(chuàng)作有中國文化精髓的現(xiàn)代建筑
作者 楊 薇
在72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眼里,世博會是他人生中的一大機遇和挑戰(zhàn)。
何鏡堂告訴記者,自己每次去世博會幾乎都會去中國館走走,但每次都有同樣的感受,有一種自豪感。他表示,“每個人心中的中國館都不一樣,說它像糧倉、麻將桌、火鍋、官帽等都有,但相同點就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在眾多場館里顯得格外突出,同時也體現(xiàn)了中國的自信和中華民族的文化與精神。”
近期,許多城市陸續(xù)涌現(xiàn)出大批山寨版的中國館。對此,何鏡堂院士表示,中國館給大家的啟示就是中國建筑的創(chuàng)造需要尋找自己的文化特色,而不是復制模仿,需要傳承屬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精神。因為任何建筑都有不同的定位,要根據(jù)不同的地域、地形地貌、氣候、環(huán)境等因素因地制宜,并結合當?shù)鬲毺氐娜宋奶厣!皠?chuàng)意需要和文化交接,并富有現(xiàn)代特征,這也是中國館的傳播理念和精神。”
何鏡堂認為,中國建筑應當多思考,但不能抄襲!艾F(xiàn)在中國建筑發(fā)展有點迷失方向,過于講究標新立異!彼硎,中國應努力創(chuàng)作有地域特色和中國文化精髓的現(xiàn)代建筑,這也是中國當代建筑師的歷史責任。
何鏡堂指出,中國建筑從改革開放以來,一直都在學習模仿國外的技術。而如今,中國建筑發(fā)展要從單純吸納和模仿國外設計的模式中跳脫出來,結合中國的文化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建筑。
據(jù)悉,世博會主辦方?jīng)Q定將中國館的展出延期半年,展出內容在延期期間保持不變。
而在此時,何鏡堂院士也沒閑著。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天津博物館、成都火車站、澳門大學等設計項目,都在等待著這位矍鑠老人去發(fā)揮聰明和智慧。(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吳翔】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