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王鴻諒
1月16日,熊倪過完自己32歲生日的第10天,被正式任命為湖南省體育局副局長。年齡是描述熊倪仕途的一種標尺——2004年從益陽掛職鍛煉回來,出任湖南省體育職業(yè)學院院長的熊倪不滿30歲,成為湖南省最年輕的副廳級干部。2007年新職務的級別同樣是副廳級,但“從二級單位升到一級單位”。
1996年奪得奧運會男子跳板金牌的熊倪,在接下來1997年的八運會之后,選擇了退役下海,卻在這一年獲得了他在湖南體育系統(tǒng)的第一個行政職務,體工大隊副大隊長,副處級。在退役與復出的艱難抉擇之后,熊倪重返賽場,備戰(zhàn)3年,其間被提升為正處級的調研員。他也不負眾望,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蟬聯跳板冠軍,并和隊友肖海亮一起,摘得另一枚男子雙人跳板金牌。2001年的九運會,熊倪奪冠后再次退役,2002年到益陽開發(fā)區(qū)掛職鍛煉,職務是益陽開發(fā)區(qū)工委副書記和管委會副主任。與他同行的是前羽毛球世界冠軍唐九紅,此舉被稱為“開了中國奧運冠軍基層掛職的先河”。從這一年開始,對熊倪仕途的考評才算真正地從“奧運金牌”轉向了“執(zhí)政能力”。
退役與復出
1996年的亞特蘭大,第三次征戰(zhàn)奧運會的熊倪終于圓了自己的奧運金牌夢。14歲初征奧運賽場就斬獲銀牌,這條奪冠路,實在走得過于曲折。1月19日,面對記者再回憶往事,已經是體育局副局長的熊倪輕描淡寫就帶過了。從9歲進入跳水專業(yè)隊到27歲正式退役,他走過18年運動生涯。
1997年參加完上海的八運會為湖南隊奪得金牌后,熊倪選擇了退役,做起了“很時髦的事情”,和朋友一起開公司做“熊倪服飾”,他不用出資,還有高職位和高年薪。脫離了半軍事化的國家隊訓練環(huán)境,“不用早上6點起來訓練,不用晚上22點睡覺,想玩兒多晚就玩兒多晚”,生活一下子變得豐富多彩。不過熊倪并沒能“瘋玩”太長時間,1997到1998年中國跳水隊陷入整體低迷,成為將他重新拉回賽場的力量之一——那年中國隊連丟4個奧運會項目金牌,隊員能輸給俄羅斯的薩烏丁五六十分,中國跳水隊從70年代輝煌起步以后,還從來沒有這么狼狽過。
熊倪復出,時任湖南省體育局局長的傅國良可謂是最用心良苦的推動者。從1997年下半年開始,傅國良幾次去到熊倪的公司,希望他能重返賽場備戰(zhàn)2000年悉尼奧運會。傅國良1997年底任命熊倪為湖南體工大隊副大隊長,在傅國良看來,熊倪的復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就因為你是熊倪”。
在商界打拼了一段之后,熊倪自己也覺得“不是做生意的料”,“熊倪服飾”也沒能如設想般成功。1998年3月,經傅國良努力,新一輪國家集訓隊名單上熊倪的名字赫然登在了第1位。復出后的艱辛,只有熊倪自己最清楚,“兩年沒碰跳板,長了十幾斤肉,身上沒有肌肉,就剩3塊肥油了”;貋砗螅犂锝o了他一些寬松政策,按照助理教練的待遇。一、三、五早上出操,二、四、六不用出操,“但還是覺得壓抑,不出操的日子,教練敲隔壁隊員的門,一聽那聲音就緊張”。
通過訓練重新找回狀態(tài)的熊倪,在準備出征1999年世界杯時候,碰到了新麻煩。臨賽前領導找他談話,讓他自己提出放棄這次比賽中的單人項目,改為參加雙人項目,這意味著否定了男子一、二號主力的地位,而且當時雙人項目并未進入奧運會。熊倪說他流著眼淚跟領導談了兩個小時,“我復出不是為了我個人,我一切都有了,最高的奧運會的冠軍我都拿到了。我花了這么大的心血恢復訓練,臨出發(fā)前告訴我不讓參加了,我很難接受這樣的決定……”只是這些努力都沒用。第二天,熊倪就買機票回了長沙,這也是他記憶中“運動生涯中最低迷、最沮喪的時候”,因為“不是在競技場上敗下陣來的”。
轉機出現在世界杯上,中國隊取得了11枚金牌中的10枚,唯獨男子3米板全軍覆沒,而且那次比賽薩烏丁還沒有參加。賽后中國游泳中心領導一行人親自到湖南做熊倪工作,1月6日他的25歲生日,大隊領導、全隊教練和他家人在一起。熊倪對于這次的轉機感嘆良多,“如果那一次這個項目上中國隊也拿到了金牌,很可能就再也不需要我參加比賽了”。
3月14日,熊倪終于再次下決心重返國家隊。
奧運金牌的分量
2000年悉尼是熊倪最風光的一屆奧運。開賽以來的3場跳水比賽,女子3米板雙人、男子10米臺雙人和女子10米臺單人,中國跳水隊接連失利,而熊倪參加的男子3米板單人項目由于薩烏丁等頂尖選手的存在,被認為是當時中國隊最弱的項目。那場比賽過程充滿懸念,預賽中排第1位的熊倪在決賽中從第二跳開始,落后薩烏丁31分,盡管熊倪在隨后幾跳中逐步縮小這種差距,奪冠希望看起來還是很渺茫。最后一跳薩烏丁出現失誤,最后一個出場的熊倪憑借穩(wěn)定的表現,以0.03分的歷史上最小優(yōu)勢奪取了金牌。后來美聯社這樣描寫他的奪冠:“當熊倪完成最后一跳浮出水面時,他揮舞著右拳,一掃中國跳水隊前3個項目無金的窘境,熊倪也成為歷史上第2個連續(xù)4屆參加奧運會都獲得獎牌的跳水運動員,奧運會所有顏色的獎牌他都拿全了!
4屆奧運的起伏和波折,對于冠軍與非冠軍的差別,熊倪現在也能看得非常通透,“成王敗寇”,“拿了金牌,什么都好,丟了冠軍,總能被人挑出不是來”。做運動員誰不想拿冠軍?競技體育的殘酷恰恰在于,任何項目,冠軍只有一個;氐叫苣叩牡1塊奧運金牌,1996年3米板項目最被看好的人并不是他,而是余卓成,一位曾經14次贏得世界冠軍、獎牌中獨缺一枚奧運會金牌的選手。結果余卓成只能拿著銀牌遺憾離開,當2004年熊倪結束掛職成為湖南省體育職業(yè)學院院長的時候,余卓成只是廣東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
從運動員到管理者
2001年的廣州九運會之后,熊倪正式退役。第二年被派到益陽開發(fā)區(qū)掛職鍛煉,此時的益陽開發(fā)區(qū),在大手筆的硬件設施建設之后,正寄希望于“體育產業(yè)”牌,拉動地方經濟。按開奧運冠軍掛職先河的決策者傅國良的說法是,“湖南體育近年屢創(chuàng)輝煌,但輝煌的背后潛伏著危機,那就是復合型體育人才匱乏”,“在成長過程中,唐九紅與熊倪表現出了很高的政治素質和業(yè)務素質”。
在熊倪看來,他通過這次的掛職,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轉型,從臺前到幕后,落差當然是有的,做運動員的時候是“眾星捧月,所有人為一個人服務”,做行政工作,是自己要去幫所有人解決問題。熊倪當然知道自己作為奧運冠軍的明星效應,但他也越來越清楚,所謂的明星效應只是“無形資產”,別人愿意買賬,才能成為“有形”,否則還是什么都不是。在開發(fā)區(qū)招商引資的項目中,熊倪和唐九紅的明星效應的確發(fā)揮了作用。比如“八一女排”主場落戶益陽,就是熊倪動用自己和隊長崔詠梅的關系,在最后關頭從江蘇“搶來的”。當然,益陽方面為這次合作出動了以市委書記為首的最高規(guī)格的接待和談判團隊,也是項目得以談成的重要因素。這個項目的成功,給了熊倪很多信心,“自己還是能干些事情的”。也是在這個項目中,熊倪意識到了身份轉換的重要性,“一方面,從運動員的角度,跟崔詠梅是朋友;一方面,從掛職官員的角度,要代表開發(fā)區(qū)的利益”。所以在雙方談判的過程中,崔詠梅指定熟悉體育項目背后規(guī)則的熊倪不能參加,而益陽方面,又希望熊倪能幫助他們以最合理的價錢談成合作。最后的合作還是讓雙方滿意的,當熊倪結束掛職離開之后,2006年賽季,“八一女排”依舊選擇在益陽繼續(xù)留駐。
“他們用實際行動向益陽人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今年3月唐九紅與熊倪從益陽返回長沙時,益陽市市委書記蔣作斌這樣評價。他認為兩位冠軍這兩年完成了從單一的體育專業(yè)人才向社會復合型人才的轉變。在身邊的朋友看來,從益陽回來后,擔任體育職業(yè)學院院長的熊倪,開始真正“有了官威”。
得知自己要出任體育職業(yè)學院院長的時候,熊倪一開始是抵觸的,“體育學院是個負債的窮單位,而且自己也信心不足”。還是傅國良的思想工作,讓他打消了顧慮。把熊倪放到這個負債600多萬元的學院做院長,也是傅國良的用心良苦,“做‘一把手’才能真正鍛煉人”。以管理者的身份到學院,熊倪說自己感觸最深的,一是看著這些小運動員的辛苦,真不知道自己這18年是怎么過來的;第二就是對于舉國體制之下,運動員的成長有了更多的感悟——“現在這種介于業(yè)余和職業(yè)之間的專業(yè)隊,在隊員們退役之后,并不能成為個人謀生的方式,所以運動員一定要注重學習!闭f起來簡單的道理往往都是“當局者迷”,熊倪以自己為例,小時候老運動員也這么勸誡他,他總覺得無所謂,以后有得是時間,后來才知道“等有時間了,卻很難學進去了”。
熊倪總結自己作為院長的優(yōu)勢,就是“因為自己都曾經經歷過”,所以“太懂得運動員的心理了”。比較起來,現在的孩子“太注重眼前的利益了,出了成績之后,馬上就會跟領導討價還價,作為繼續(xù)訓練的條件”。作為院長的熊倪希望能真正做到自己設想中的“體教結合”,但他面臨的首要任務,還是全運會的金牌指標,這是歷任院長最重要的政績,也是省里一定會下達的硬指標。第十屆全運會,體育學院一舉拿到10枚金牌,創(chuàng)造了建院以來的最好成績,傅國良戲言,自己擔任院長6年的最好成績也只是7塊金牌而已。剛剛結束的多哈亞運會上,湖南省獲得的11枚金牌中,體育學院出去的選手就占到了4塊。在2007年升任體育局副局長的時候,這些金牌都足以成為熊倪執(zhí)政能力的最佳明證。
在兩年的院長生涯中,熊倪說自己扮演的最重要角色,就是去“化緣、哭窮”,在有限的競技體育資金里,爭取到盡可能多的份額。而傅國良在這個過程中一直充當熊倪仕途的護航者,罵歸罵,能幫的一定會幫。名人效應在熊倪的院長任期中依舊發(fā)揮了作用,財政廳在熊倪離任前,撥了一筆100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于給學院修建圖書館,在體育學院歷史上,簡直是無法想象的奇跡。
升任體育局副局長的熊倪還將在自己的仕途中創(chuàng)造怎樣的奇跡,不僅是他個人的問題,也是整個湖南競技體育系統(tǒng)頗為關注的問題,剛剛退任的局長傅國良依舊堅信,當初為熊倪搭建的從政路徑,是最正確的選擇。
(摘自《三聯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