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王薇
倫敦:英國首都倫敦對出租車駕駛員及出租車的管理和要求有著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辦法。嚴格的管理和考核制度使倫敦出租車行業(yè)的服務質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英國出租車駕駛員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有禮貌的駕駛員。出租車招手即停,沒有拒載和亂收費現(xiàn)象,優(yōu)質的服務和高大寬敞的出租車給游客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成為游客觀察倫敦文明的窗口。
巴黎:巴黎出租車價格比倫敦低得多——只要不出市區(qū),很少超過50法郎,而且他們一般不會拒絕把你送到任何地方。在巴黎乘坐出租車也很安全,通常使用“奔馳”牌轎車,偶爾也使用雷諾汽車公司的“宇宙”牌轎車。駕駛員一般會把脾氣和法國人特有的穢語向擋住他們去路的其他司機或騎車人發(fā)泄,而不會向他們的乘客發(fā)泄。巴黎出租車駕駛員最健談,你一上車,他們便滔滔不絕地侃起來。
安道爾:夾在法國和西班牙之間的袖珍小國安道爾公國,面積468平方公里,人口6.53萬。其首都安道爾市的出租車駕駛員最引人注目,清一色的女郎。她們身著紅衣、頭戴紅帽、腳穿紅鞋,開起車來平穩(wěn)有序。這真算得上最受歡迎、最漂亮的駕駛員了。
莫斯科: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膽小懦弱的人不適合開出租車,也不適合乘坐出租車。雖然國家登記的出租車駕駛員事先需要通過市內道路知識測試,但任何愿意以開車謀生的人都可以進入這個行業(yè)。在莫斯科街上跑著的出租車基本上是“伏爾加”牌轎車。駕駛員很少用計價器,實際上,每次收費都需要討價還價。遇到外國人乘車,駕駛員們都想多要點車費。
紐約:美國最大的城市紐約的出租車駕駛員的聲譽讓人放心不下。他們粗魯,有些人英語講得并不好,盡管他們只有通過英語測試,才能開黃色的出租車。他們還必須從出租車駕駛員學校畢業(yè)并通過身體檢查。你坐進車后,計價器開始工作,底價是1.5美元(晚上8點以后是2美元),然后按每半英里加25美分計算。紐約的出租車駕駛員開車在大街上快速穿梭往來,不大注意交通安全。紐約對出租車駕駛員的要求并沒有英國倫敦那么嚴格,有的人不到3個小時便能取得駕照。
羅馬:意大利首都羅馬的出租車駕駛員必須通過道路知識測驗,并從當地政府獲得行為檢點證書。由于出租車數量有限,因此,一個人想干這一行,必須等一位駕駛員退休后才能補上。在羅馬收費從6400里拉算起,通常情況下,3公里收費1.2萬里拉。
法蘭克福:在德國法蘭克福約有1700輛出租車,70%是“奔馳”牌汽車,車體必須漆成淡黃色。駕駛員至少21歲,并獲得駕駛執(zhí)照兩年以上,還必須通過市內道路知識考試。駕駛員的態(tài)度差別很大,有的喋喋不休,有的熱情友好,有的沉默不語,有的粗聲粗氣。
大阪:日本大阪的出租車采取公定價格,主要靠提高服務質量來招攬乘客。夏天乘客乘坐“皇冠”牌出租車可獲得一條涼涼的毛巾,小孩子則可以拿到糖果餅干,車上還備有感冒藥、胃藥、營養(yǎng)劑等。
新加坡:新加坡出租車駕駛員可算得上是最守規(guī)矩的駕駛員了。他們遵守交通規(guī)則,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遵守國家各項法令和法規(guī)。他們經常對外國旅游觀光者說出令新加坡政府感到驕傲的話:“在我們新加坡,一切都要按照規(guī)矩辦,可不能亂來!”
馬尼拉: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國際機場前乘坐出租車,有其獨到之處:警察要把出租車號與駕駛員姓名及游客護照一并登記,這一切都是為了保障外國旅客的安全。
新德里: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出租車最讓人難受的是,一上車就沖來一陣濃重的氣味,車內各種怪味難聞。更為嚴重的問題是印度的馬路狹窄,行人眾多,再加上圣牛也來湊熱鬧,大搖大擺過馬路,汽車還得小心翼翼繞著走,馬路上熙熙攘攘,處處人牛爭道。
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物價昂貴,出租車是為數不多的較便宜的服務項目之一。乘車走3英里花掉只相當于一瓶啤酒的價錢。駕駛員偶爾喝醉,但最大的威脅來自于他們對時速限制的蔑視。他們有時會因乘客指定走哪條路而勃然大怒,扔下多嘴的乘客揚長而去。駕駛員們最喜歡用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生產的“貓鷹”牌汽車,但后來“貓鷹”漸漸被法國的“雷諾—12”代替了。
巴西利亞: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出租車開得最快,馬路就像賽車場。游客坐在這種出租車內,往往有天馬行空、騰云駕霧之感,實在讓人有些害怕。
圣何塞:哥斯達黎加首都圣何塞的出租車標準相當高。一般說來,哥斯達黎加普通汽車的進口稅高達300%,唯有出租車進口可享受免關稅的優(yōu)惠。由于出租車是社會大眾便捷的交通工具,既然是服務大眾,當然給予關稅優(yōu)惠待遇是合情合理的,所以在圣何塞搭乘出租車,可以享受意想不到的名牌轎車的服務。
拉巴斯:玻利維亞原首都拉巴斯是以市中心圓環(huán)為中心點,然后一圈圈地向外擴展。當地的出租車是以轉圈多少來計費的。這種出租車乘坐權并非個人所屬,而是由“眾人”共享的。只要有人招呼就隨時停車,能擠多少人就擠多少人,擠上七八個人是常有的事。
(摘自《世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