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 本刊記者/李楊(發(fā)自韓國)
從1970年,韓國經濟開始起飛,但整個鄉(xiāng)村環(huán)境依然十分落后。1970年時鄉(xiāng)村的80%還是茅屋,農民80%還在油燈下生活。
重視鄉(xiāng)村發(fā)展的韓國總統(tǒng)樸正熙,1969年視察水災災區(qū)時,偶然發(fā)現一個村子非常光鮮。村民在沒有政府支援的情況下,自發(fā)拓寬馬路、改良屋頂、整頓圍墻。樸正熙由此得到啟發(fā),在農村建設的問題上,最重要的是喚起村民的自覺,必須提升農民自助精神和合作精神來開發(fā)農村。自此之后,“勤勉、自助、合作”成為“新村運動”的基本精神。
韓國“新村運動”初期雖是政府主導,但政府給農村的實際支援并不很大。研究韓國“新村運動”14年之久的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水山對本刊說,1970年,韓國政府對農村的投入不過是平均為每個村莊免費提供300袋水泥。平均下來,相當于大約對每人支援人民幣32元。
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教授、“三農”問題專家解安最近訪問了韓國。他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說,目前中國搞新農村運動與當年韓國搞“新村運動”的社會背景極為相似,都是城鄉(xiāng)收入差距大,農業(yè)人口多。韓國經過“新村運動”成功地解決了這兩大問題。解安因此認為,在縮小城鄉(xiāng)差距和推進城市化的問題上,韓國經驗值得中國借鑒。
而現在,在韓國,“新村運動”其實已經漸漸淡出韓國社會的議論。一些年長者對“新村運動”的記憶也僅限于一首歌。“黎明的鐘聲響起,又一個清晨破曉,讓我們起床,建設新村……”這首由時任總統(tǒng)樸正熙作詞作曲的歌,響徹韓國1970年代的鄉(xiāng)村。
慶尚北道新村服務課課長金泳文說,“新村運動”剛開始時,各地政府都設有新村課。后來,隨著“新村運動”逐漸轉入民間,上世紀80年代初,各地的新村課紛紛取消了,只有慶尚北道至今還保留著。
金說,他最近聽說很多地方政府現在又紛紛想重新恢復新村課,并且已有部分地區(qū)開設了“新村運動”研修院,其中有政府舉辦的,也有個人舉辦的,專門培訓外國進修者。目前韓國的“新村運動”漸漸變成了一個有利可圖的產業(yè)。
金泳文很看好自己的工作前景,他打算在新村服務課中設立一個專門負責新村出口的部門,“把新村運動經驗向全世界后開發(fā)的國家推廣”,現在,“泡菜、跆拳道、新村運動成了韓國的三大品牌”。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2006年第37期,總第29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