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霆重獲自由了,在距離服刑期滿還有一年零九個月之時。當然,只是假釋。法院裁定書顯示,許霆假釋的原因是服刑期間有悔改表現(xiàn),積極改造且繳納了罰金。面對喜訊,許霆與母親相對低調(diào),早已忘掉是非對錯,只是害怕說錯話惹事“又進去”,而許父則堅稱兒子“有錯無罪”。
盡管歲月的指針已經(jīng)指向2010年,但我們依然清晰記得2008年許霆案帶來的那場爭論。從一審的“無期徒刑”,到終審的“5年有期徒刑”,再到如今獲嘉獎提前假釋,許霆進去了又出來,恍然若夢。無疑,許霆案是一個偶然,正如賀衛(wèi)方先生所言,許霆在把手伸進ATM機抽錢的那一刻,萬萬不會想到會給法律界出了這么大的一個難題!然而,難題就是難題,不因誰碰巧成為這個法治社會的小人物而改變。我們不能想象,如果沒有媒體的關(guān)注,許霆的命運終究如何;如果案件沒有進入公眾視野,他恐怕就淹沒在浩如煙海的判決之中,忠誠地扮演著自己小人物的角色。在這個意義上說,盡管許霆涉案皆因貪心之過,但卻是幸運的。媒體的介入和民意的表達,使這場普通官司演變?yōu)橐黄鸸彩录?進而促使人們反思法律的落后與缺陷。
然而,許霆不是英雄,更不是什么正義的化身,他不過輕松擊中了凡人的軟肋———“貪欲”二字,人們誠惶誠恐下一個“許霆”會不會就是自己,所以鎂光燈下他被塑造成冤屈的典型,這次重獲自由被視為英雄歸來,所到之處極盡煽情之能事。事實上,許霆案一審之所以引起嘩然,很大程度上在于判決書中缺乏對“許霆盜竊金融機構(gòu)罪名”之所以成立的周詳論證。我們可以看到,一審法官是嚴格按照法條來定罪量刑的,因此法官在案中充當了韋伯所謂的“自動售貨機”的角色,輸入法條,吐出判決即完成司法的過程。法律適用不具有充足的說服力自然招致輿論的強烈反彈,但我們不能因為《刑法》第264條的規(guī)定不合理就為許霆開脫罪責,更不能因為判處無期徒刑過重,就否認許霆的行為屬于盜竊性質(zhì)。正如美國著名學者潘恩所言:“假使有一項壞的法律,那么反對實施這一法律是一回事,去揭露它的過錯,推論它的不當以及闡明為什么應(yīng)該加以廢除或為什么必須用另一項法律來代替,便完全是另一回事!
ATM機失靈導(dǎo)致銀行利益受損,銀行自然要為自身過錯負責,但不意味著,其他人就可以肆意利用這一漏洞而逞一時貪欲。如此類推,豈非所有盜竊犯都可以以財產(chǎn)所有人的監(jiān)管不力為由而免責?民意的歸民意,法律的歸法律。在許霆案中,立法機關(guān)應(yīng)該讓法律更適應(yīng)時代,讓罪當其責;司法機關(guān)則應(yīng)從這種機械的適用法律模式中走出來,充分重視判決中的論理過程,而非讓判決簡化為一加一等于二的單純累加。然而遺憾的是,3年過去了,許霆進去了又出來,一切更多的是在原狀徘徊,當初的爭議猶在,至今沒有任何答案。洪丹
參與互動(0) | 【編輯:吳博】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