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完成安徽首個縣域生物多樣性調查 共記錄物種近4千種
中新網合肥6月5日電(傅天騁)安徽歙縣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于6月5日正式發(fā)布:共記錄各類物種3952種,為皖南生態(tài)安全屏障提供了精準的“生態(tài)基因圖譜”。

作為安徽省首批試點縣之一,歙縣于2023年率先啟動并完成此項工作。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南京環(huán)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佳琦介紹,歙縣物種“家底豐富”,珍稀瀕危物種眾多。本次調查投入專家團隊1000余人次,構建“網格化+數字化”體系,布設樣線714條、樣點196個,部署紅外相機104臺。
安徽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歙縣管理站站長王山青表示,保護區(qū)紅外相機連續(xù)多年記錄到黑麂育幼,核心種群穩(wěn)定;并發(fā)現全球極危物種中華穿山甲活動痕跡。珍稀物種南方紅豆杉、長序榆、扇脈杓蘭等保存完好,其中長序榆登記56株,為省內最大野生種群。
據悉,此次調查共記錄陸生高等植物2049種,含南方紅豆杉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哺乳動物59種,含黑麂、梅花鹿和中華穿山甲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鳥類232種,鳥類物種數占安徽省二分之一;兩棲動物27種,其中中國特有種20種;大型真菌176種,包括具有藥用價值的稀有牛肝菌屬。
黃山市歙縣生態(tài)環(huán)境分局局長石大安說:“目前發(fā)現孿斑黛眼蝶等92個安徽新記錄種及長序榆、中華鬣羚等種群擴大現象,印證了生態(tài)修復成效。我們已將數據轉化為物種資源名錄和分布‘一張圖’,為生態(tài)保護決策提供支撐?!?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7月23日 21:43:04
- 2025年07月23日 18:43:06
- 2025年07月23日 17:27:54
- 2025年07月23日 13:28:49
- 2025年07月23日 13: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