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1月18日電 最近幾個月,我國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CPI)連創(chuàng)新高,通脹壓力加大。香港中通社17日刊出特稿說,包括國家發(fā)改委等在內的幾大部委紛紛醞釀出臺調控措施嚴控物價,有專業(yè)人士分析稱,一系列整治物價舉措的背后,或許是決策層面整體宏調思路的改變。在通脹風險加劇的情況下,宏調政策已從之前的保增長“轉向了”抗通脹。
文章摘編如下:
內地食品能源齊漲價。就在16日,官方多個部門同時發(fā)聲,稱要動用行政手段嚴控物價。
16日早間有媒體報道,包括國家發(fā)改委等在內的幾大部委紛紛醞釀出臺物價調控措施。根據(jù)知情人士的透露,國家發(fā)改委等部委及各地政府可能跟進出臺一攬子控制物價上漲的措施,具體可能包括限價、“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價格補貼以及嚴懲囤積居奇等,尤其加大對炒作棉花和玉米行為的懲罰力度。
隨后,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姚堅中午在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除柴油等個別商品外,國內各主要商品的市場供應都是充足的,“商務部下一步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采取多項措施控制物價過快上漲”。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當天再次強調,“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總體向好,但面臨著一定的資本流入風險,同時價格上行壓力需引起各方關注!
而在16日晚間。中國政府網(wǎng)消息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于16日在廣州市考察時表示,市場供求和物價關系群眾的切身利益,必須高度重視。國務院正在擬定措施,抑制價格過快上漲。他叮囑地方有關負責人要千方百計保持供貨渠道暢通,保證市場供應,加強監(jiān)管,維護市場秩序。
事實上,一系列調控物價的動作仍然只是表象。市場人士預期,一系列整治物價舉措的背后,是決策層面整體宏調思路的徹底改變。
內地媒體引述一位業(yè)內人士說:“綜合判斷,這可能意味著,在通脹風險加劇的情況下,宏調政策已從之前的保增長“轉向了”抗通脹。
此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般會在每年12月召開。目前部分專家預測,即將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很可能將會給明年的貨幣政策定調為“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有專家稱,屆時,明確收緊流動性的舉措,也將動搖美國適度寬松政策給中國股市帶來的流動性樂觀預期。
中央調控物價力度加大,但專家多不認同重啟“價格管制”,認為其有違市場經濟。內地一些專家指出,當前中央防范物價快速上漲,首先應當從增加供應入手,重點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同時還需防止游資炒作。專家還認為,強行壓低農產品價格的手段并不足取,政府應在降低居民生活壓力和增加農民收入之間統(tǒng)籌兼顧。
對于“價格管制”措施,國家發(fā)改委相關司局官員16日晚間對經濟觀察網(wǎng)表示,盡管目前物價漲幅上漲有些超出預期,但是短期內來看,不會草率實施更為嚴厲的價格管制措施。
上述官員稱,國家發(fā)改委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一直都很關心物價問題,也已經開始研究部署防范通脹和管理通脹預期的相關措施,但這些措施需要更清楚的判斷價格上漲形勢和原因來有針對性的采取。“而不是馬上采取嚴格的價格管制,即便是對某些存在炒作投機等行為的商品實行價格管制,也會根據(jù)價格法來!
國家發(fā)改委官員還表示,最近兩天內,并沒有專門召開有關加強價格干預和管制的會議,但的確在考慮防止通脹的相關措施。(余木)
參與互動(0) | 【編輯:程濤】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