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一個23歲的“中國”年輕人,奔著“美國夢”而去,卻奔到了伊拉克戰(zhàn)場。他的故事,讓我們重新審視那場戰(zhàn)爭和新世紀的“美國夢”
陳果剛移民美國,對生活充滿了幻想。他相信自己總有一天能夠擁有私人飛機,或者成為另一個姚明。他學著《北京人在紐約》里王啟明時常提到的那句話,把美國概括成天堂和地獄的結(jié)合體。陳果之后的生活,差不多就是這么一個過山車式的軌跡,有天堂般的優(yōu)越,有地獄般的煎熬,還有槍林彈雨的戰(zhàn)場。
只不過這一切,和他預想的一樣,取決于他自己的選擇。
那一年是2005年,陳果帶著自己的私人飛機夢降落美國。4個月后,他進入喬治亞州的步兵學校。兩年后,作為一名美軍士兵,他被空投到伊拉克戰(zhàn)場。那時,他23歲, 剛加入美國籍。他的夢還沒有變,他甚至覺得自己離姚明越來越近,一個戰(zhàn)場上的“姚明”,黃種“鍋蓋頭”。
經(jīng)過幾番的電話來回和電郵往來,摻和著陳果的博客,他的人生和在伊拉克的日子漸漸清晰起來。
夜深的時候,睡在中東的沙漠中,吹著從“地獄”刮來的風,還夾雜著波斯灣石油的氣息,這個年輕人的心思就又飄回到中國,回想起小時候的同班同學,那些同齡人如今多半都找不到工作,當宅男,玩動漫,吃肯德基,跟父母較勁兒抗衡。想著想著他就有了點優(yōu)越感,但緊隨其后的竟是長時間莫名的孤獨……
為什么來到這里?為誰而戰(zhàn)?這個年輕人在浩瀚的夜空中畫了個問號。
每想到此,這個年輕人都忍不住地想做個逃兵,他甚至保留了一本中國護照,也細心地籌劃過逃跑的路線,想實在忍不住了,就拿著護照,取道達喀爾,腳底抹油跑回中國,躲在王府井或者西單的大街上,踟躕于究竟是吃麥當勞還是吃肯德基,做些中國的年輕人該做的事。
以上只存在于這個年輕人的日記中。遠處傳來沉悶的爆炸聲,陳果還在伊拉克的現(xiàn)實中,多半又是美軍的炸彈專家在引爆可疑的炸彈。夜空中旋即劃開一道光亮的口子,他在日記中寫到,看上去像玫瑰在夜空中綻放。
那一天,正是這個華裔年輕人初赴伊拉克戰(zhàn)場的日子。
“美國夢”
陳果隨家人移民到夏威夷。那里碧海藍天、椰林婆娑,太平洋的懶散氣氛擋也擋不住。這里絲毫沒有紐約的物欲橫流和生存壓力,也不是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美國夢”開始的地方,只有陽光和海灘。陳果就這么懶散了4個月,既沒有在中餐館里端盤子,也沒有在旅游區(qū)里擺地攤或者去給人家送外賣。說白了,他不想僅僅為了混口飯而去美國,他想干點別人干不了的事。他在日記中這么寫道。
直到后來他在大街上看到美軍的征兵廣告,充滿陽剛的誘惑。
陳果走進美軍的征兵辦。嚴格意義上講,那是一間美國軍隊職業(yè)推銷所。那里有詳盡的產(chǎn)品,對所有有興趣的客戶對癥下藥,甚至還有促銷活動,催促顧客盡快決定,條件有得商量。
一屋子的軍官全拿他當親人,小心伺候著,像國內(nèi)房地產(chǎn)推銷員一樣圍著他轉(zhuǎn),生怕他反悔,生意泡湯。軍官們還給他送了好多陸軍小禮物。有個美女軍官,每天車接車送,帶著他了解項目。
那個美女軍官向陳果推銷當美國大兵的種種好處。首先,3萬~4萬的基本年薪,一步跨入中產(chǎn);每年4500美元的培訓基金;退役后讀大學,一路綠燈,直接讀到博士都不用掏錢——現(xiàn)在美國大學學費越來越貴,年輕人要靠自己掙學費。只要順利參軍,就一次性給予40000美元參軍獎金。
對于陳果的一切顧慮,美女軍官還步步為營地撫慰。她為這個黃種年輕人算了一筆賬,當兵只有1/4的幾率會碰上戰(zhàn)爭;即使碰上戰(zhàn)爭,仍有一半的幾率不是戰(zhàn)斗人員;即使是戰(zhàn)斗人員又碰上了戰(zhàn)爭,那上戰(zhàn)場的幾率也僅有一半;即使上了戰(zhàn)場,也只有1/4的受傷幾率;即使受了傷,也只有1/4的死亡幾率;即使真的死了……后面的話美女軍官沒說,但是陳果心里清楚,即使真的死了,家人的生活,這輩子就不愁了。
就這么著,這個年輕人有點受寵若驚了!耙徊涣羯瘢壹尤肓藬耻!标惞髞碓谌沼浿行那閺碗s地回憶道。
這個年輕人早就鐵了心要當兵,打小就愛玩槍舞棍,4歲就夢想當將軍。這種在上世紀60年代孩子身上比較普遍的軍人情結(jié),星火相傳地延續(xù)到這個“80后”身上。他的偶像從來都不是港星和韓星,而是《兄弟連》或者《拯救大兵瑞恩》里的美國大兵。
陳果起先盤算著要加入解放軍。高中畢業(yè),他報名參軍,在家里等通知,等啊等的,結(jié)果什么也沒發(fā)生。后來他才知道在國內(nèi)當兵光等是不行的。
他在夏威夷看見那些充滿陽剛誘惑的美軍征兵廣告,覺得夢想正朝自己走來,緊隨其后的夢想竟是美國的三任國務卿:鮑威爾、奧爾布賴特和賴斯。鮑威爾的爸媽是來自牙買加的移民,奧爾布賴特的爸媽是捷克斯洛伐克移民,為什么美國將來的國務卿為什么就不能是一個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呢?
2003年3月,小布什發(fā)動第二次伊拉克戰(zhàn)爭。
美國大兵實施的“斬首行動”推翻了薩達姆的政權(quán),把這個前國家元首作為戰(zhàn)爭罪犯推上法庭。審判持續(xù)了一年多,這期間不斷地有美國大兵被空投到伊拉克,然后不斷地有人死去。
就在這時,一個黃種“鍋蓋頭”,出現(xiàn)在美軍“銷售”眼前。
那是2005年5月。陳果決定用25年的時間,從最底層的美國士兵做起,逐步接近這些夢想。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