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7月22日電 據(jù)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北京奧運即將開幕之際,英國各地媒體紛紛開播與中國或中國人有關的節(jié)目。一系列反映華人、華僑、華裔生活的紀錄片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
倫敦市中心中國城附近的萊斯特廣場7月19日還特地舉行了一次這些華人在英國紀錄片的露天放映活動,將數(shù)十部從各地錄制來的華人故事講給英國人聽。
這里先選擇介紹其中老、中、青三代華人華裔談自己在英國的故事。希望這些點滴故事能繪制一幅較完整的華人華裔在英國的圖畫。
康妮和萊斯利
如果說到華人在英國,那么康妮和萊斯利老兩口可以說是還在世的,已經(jīng)為數(shù)不多的真正第一代華人了。
他們的父輩在近一個世紀前,也就是1920年代時候作為海輪上的船員來到倫敦,并在城東一個名叫“石灰屋”(Limehouse)的地方定居下來。
那地方直到二戰(zhàn)前,一直是倫敦最早的中國城。兩位耄耋老人應該說是華人在倫敦歷史的最好見證人。
據(jù)老人介紹,當時街坊幾乎都是華人,相互都認識,都親如一家。
萊斯利說:“當時街坊里做什么的都有:有鞋匠、有理發(fā)師、餐廳也都是華人開的。最終我們的父輩基本上都與本地的婦女結婚了。”
他打趣說:“看看我們就知道了,我們就是他們婚姻的成果。我們當時成了社會上的新鮮事物,因為那時候沒有多少移民,更不要說中國人了。我們就成了東洋景!
康妮在回憶當年老鄰居時動情地說:“我們這兩條街道上的華人家庭都特別抱團。我們和小朋友們關系都很近,就像表兄妹一樣。后來二戰(zhàn)轟炸,石灰屋的街道都不復存在了。當年的小孩子們也疏散到了不同地方,不同國家。有些人還應征入伍,戰(zhàn)死他鄉(xiāng)!
據(jù)說,當年的朋友、鄰居雖都已天各一方,很多還已過世,但是健在的人之間還都繼續(xù)保持著聯(lián)系。
值得一提的是,兩位老人在講述自己故事時,也提到1980年代第一次回父親的故國時的巧遇。
據(jù)介紹,當時中國剛對外開放,老兩口就決定去看看。然而做夢都沒想到,在他們父親當年離別的小村子里,竟然碰到很多堂親、表親。
老兩口說,現(xiàn)在他們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jīng)完美了。因為現(xiàn)在既有在英國生活的這一部分,也了解了遠隔重洋中國小村子里那父親的故里。
麗娜 (Lena Juan)
麗娜是位中年華人婦女,她兒時隨家人來英國,從母親和奶奶那里學到中華傳統(tǒng)服飾裁縫手藝。
據(jù)她介紹,祖母當年還給皇宮里做過衣服呢。
與萊斯利和康妮夫婦不同,她心里完全記得小時候在中國的情景,而且也更加接近中國文化。
她也藉拍攝紀錄片的機會,講述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服裝生意,并且表示希望自己的女兒也能夠在英國繼續(xù)保持住傳統(tǒng)的中華文化。
麗娜說:“我大女兒如今在金斯頓大學上學。我真心希望她能夠跟我來學徒,今后把這個家庭生意接過去。不但能夠把生意繼續(xù),還能夠幫助保留這里的中華服飾制作的傳統(tǒng)!
麗娜擔心如今年輕人都愿意找容易的事情做,比如說去學電腦啦什么的,沒有多少人愿意學習點傳統(tǒng)的真功夫,將來就不會有人能做傳統(tǒng)中國服裝了。
她希望女兒至少能繼承家里的傳統(tǒng)。
夏特拉(Hirondelle Chatelard)
夏特拉的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中國人。她從小在倫敦長大,接受的是法語和英語教育。可以說在紀錄片人物中,與中國文化距離較遠。
據(jù)她介紹,雖然自己一生主要接受的是法語教育,但是對中國文化感覺一直很親近。因為從小喜歡吃母親烹調(diào)的中國菜,喜歡聽母親放的中國音樂。
據(jù)悉,夏特拉母親一家都是音樂人,阿姨還是歌唱家。
如今,自己也已成人母的她,越來越感到學會中文、多了解中華文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她希望自己和孩子能永遠留住血液中中華文化的那一部分,能夠在去中國的時候收獲更多。(皓宇)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