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部電影中的風箏與中國結(jié)緣,到遠赴北京攻讀歷史,再到擔任法國拉羅謝爾大學孔子學院的“掌門人”,法國人海博的經(jīng)歷仿佛一部小說。在即將前往中國參加孔子學院大會之際,她向記者回憶起自己學習中文的點點滴滴,以及對孔子學院發(fā)展的感受。
“我小時候曾經(jīng)看過一部電影,影片的主人公是個小男孩。有一天,他爸爸的一位朋友送了件禮物給他,那是一只美麗的風箏,上面畫著孫悟空的形象,”海博緩緩地講述著,語氣中充滿了童年幸福的回憶。
“到了晚上,孫悟空變成真人,帶著小男孩到了中國……那部電影的名字叫《世界盡頭的風箏》。直到現(xiàn)在,這個故事還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它也成為我學習中文最初的動力。從那以后,我開始癡迷于中文,并且想要了解一切有關中國的故事,”她說。
進入中學以后,海博毫不猶豫地選修了中文!拔液苄疫\,學校里開設了漢語課程,不過那時候?qū)W中文的人可真少啊,跟現(xiàn)在簡直沒法比,”她笑著回憶說。
接下來,海博考入法國波爾多三大中文系,繼續(xù)追尋著兒時“孫悟空”的夢想。1980年,她作為最早一批赴中國的法國留學生,前往北京大學攻讀中國歷史,并取得了博士學位!拔宜闶潜贝笞钤绲臍v史博士呢,”提起當年的經(jīng)歷,海博語氣中充滿了驕傲,“我對中國的近現(xiàn)代史特別感興趣,比如五四運動、鴉片戰(zhàn)爭等!
回到法國后,海博一直從事中文教學工作。去年年底,拉羅謝爾大學孔子學院正式成立,在中文系任教的海博被聘為孔子學院法方院長。
海博介紹說:“別看拉羅謝爾是個小城,它與中國的緣分卻可以上溯到17世紀。當時有一些商船從這個城市的港口出發(fā),一直開到了中國,可以說,它們標志著法國與中國貿(mào)易的開端!
她說:“拉羅謝爾大學從1995年就設立了中文系,學生一年比一年多,現(xiàn)在大概有200多名,拉羅謝爾緊臨大海,旅游業(yè)十分發(fā)達,所以人們學習中文的熱情也特別高漲!
“孔子學院的目標與中文系不同,它主要吸引社會上各行各業(yè)的人學習中文,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我們組織了豐富多彩的展覽活動,比如最近針對大家關注的上海世博會舉辦的展覽受到了熱情追捧,因為法國人越來越感覺到,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正在一天天加深,”說起孔子學院,海博如數(shù)家珍。
自從擔任孔子學院院長后,海博變得異常忙碌,除了教學,她還要為“漢語橋”等中文比賽擔任評委,并參與一些中文考試的工作。
作為學習中文的“先驅(qū)者”,海博的經(jīng)歷也引起不少法國媒體的興趣,“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和拉羅謝爾的當?shù)孛襟w都曾經(jīng)找到我,要求進行采訪,有不少人都因此認識了我,”海博說。
如今的海博堪稱“桃李滿天下”,在法國的中文教師隊伍中,有不少都曾經(jīng)是她的學生,這其中也包括剛剛成立的昂熱孔子學院法方院長奧德·阿扎爾。海博說:“中國人有一句老話,叫做‘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我很自豪有這么多出色的學生與我一起為推廣漢語和中國文化而共同努力!(李學梅)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