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正處于臨門一腳的臨界狀態(tài),一腳在世界名牌的門里,一腳在門外。
海爾現在要培育高利潤產品,這樣的調整再堅持兩年,海爾就能跨入國際知名品牌的同一級別。這個時候去競購GE白電,在原本穩(wěn)健的道路上平添變數。無論是從美國的家電業(yè)發(fā)展現狀,還是從有無可能收購,這兩方面都能找到海爾不必競購GE白電業(yè)務的諸多理由。
理由一:并購風險與企業(yè)現實需要
實際上,海爾并購GE家電的可能極小,這里的原因至少包含以下三點。
第一是資金問題,即海爾用于并購的資金從哪里來。以保守計算,最低也要50億美元,這無疑是個相當現實的問題。
2005年海爾提出并購美泰時,十多億美元的收購都沒有拿出來;現在,50多億美元的并購豈非難度更大?
退一步說,即便現在的并購資金并不存在問題,可以通過股市及財務戰(zhàn)略合作伙伴籌措,那么,海爾拿下GE白電業(yè)務后怎么辦?
在中國企業(yè)的海外并購中,TCL并購湯姆遜,這么多年來,可以說打分不及格,并不成功;并購可能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但并購之后的整合是特別難的。
在醫(yī)學上,有一種“溶血反應”。就是說,新輸入體內的血液,如果和原有的血型不合,就會導致血液的凝固,并進而導致生命個體的死亡。同樣道理,收購失敗,往往是文化整合上的難度。聯想十多億美元并購IBM,算相對成功,但要看到,聯想的整合能力要遠強于海爾,也就是說,海爾的并購金額更高,整合難度更大,風險更高。
再次,即便前述兩點問題都不存在,海爾有無必要并購GE白電?從海爾未來發(fā)展的現實來看,個人認為,無此必要。
目前,海爾正在進入整頓期。2005年底時,海爾的銷售額已經達到1060億元;而2007年底,海爾的收入不過1180億元。由此判定海爾進入緩慢發(fā)展期,并無不妥。
張瑞敏曾在不同場合說過兩句話,也完全可以驗證海爾進行調整發(fā)展的深刻內因。其一是,海爾白電出身,家底薄、專利少、利潤率低、國際市場上競爭力弱,從創(chuàng)新能力上與索尼、三星等大品牌的差距還很遠;其二就是海爾的品牌目前仍然處于從中國名牌向世界名牌的跨越中,這跟其產品的創(chuàng)新能力直接相關。
確實,海爾的小冰箱業(yè)務在美國極其成功;但也要看到,美國市場上,仍然是以大冰箱為主,小冰箱的市場份額本身較小,所以海爾還是成長型的品牌,而非與伊萊克斯、西門子等大品牌同起同坐。
同樣,從海爾廣告投放的力度來看,海爾要成為世界性知名品牌的努力也一直從未放棄。在國外,我們常?梢栽谀箍啤⑷毡俱y座等地方看到海爾的廣告,這其實也是在為培育世界性的知名品牌做著不懈努力。
楊綿綿在今年兩會期間曾經接受媒體采訪,認為海爾過去是重數量,現在要培育高利潤產品,要在產品檔次和技術專利上下工夫。過去,海爾跑得快,但打下來的根據地因為利潤率不高,基礎沒打好,得到多,失去也容易。
理由二:技術無突破與家電業(yè)遷移規(guī)律
從家電業(yè)的整個發(fā)展趨勢來看,美國正在退出這個制造領域。
全球范圍來看,家電產業(yè)的布局和轉移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上世紀50年代以前,世界家電業(yè)的制造中心是在美國,包括惠而浦、GE、美泰等知名品牌紛紛崛起;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美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日本開始成為全球知名的家電制造大國,索尼、松下等品牌蜚聲世界;等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中國的崛起,家電業(yè)制造的中心進一步轉移到了我國。
家電業(yè)的制造中心之所以會進行如上轉移,跟這個行業(yè)的產業(yè)屬性分不開。在家電業(yè)的眾多產品中,除了電視機的技術發(fā)生了根本性的突破外,其他像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并沒有發(fā)生革命性的技術升級。與電視機從顯像管發(fā)射技術到點陣掃描技術的巨大變革不同,白電領域的冰箱雖然實現了從有氟到無氟,但其制冷機能沒有改變;空調即便出現了變頻,但只是不同溫度下運行功率的不同和自動調節(jié);洗衣機曾出現了不需要加洗衣粉的技術,但實際是廠商在出廠時預先置入濃縮液,三四年后,還是要重新加入濃縮液。
從這個角度說,家電業(yè)整體上屬于技術附加值不高、更依賴勞動力成本的行業(yè)。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隨著一個國家經濟的發(fā)展、家電制造業(yè)往往開始遷移出這個國家的轉移規(guī)律,因為新遷入的國家,必定是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
目前,我國也正在逐步向外推出一些家電制造領域。2005年,LG將曾布局于國內的微波爐生產轉移到了菲律賓,其他一些家電制造業(yè)開始向越南、印度等快速成長的發(fā)展中國家轉移。
我們知道,日本、韓國等大部分家電制造企業(yè)的生產也都在我國進行。因此,GE的白電業(yè)務行將出售,不是GE經營不下去了,而是要實現轉移的規(guī)律使然。2005年,海爾曾試圖收購美泰,雖然最終沒有成功,但美泰作為美國第四大家電巨頭,其要出售的內在原因,同GE今日的賣出,反映的都是同樣的內在規(guī)律。
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美國最大的家電巨頭惠而浦,基本沒有在國內生產制造。但要看到,在惠而浦最為豐厚的主營業(yè)務之一——彩電上,2007年4月,美國對所有來自我國的進口電視征收了高專利費、關稅,這導致了我國去年出口美國的電視機遽降,實際上變相為惠而浦等巨頭保留了制造利潤。
理由三:TCL前車之鑒
當家電企業(yè)的技術研發(fā)沒有根本性、革命性重大創(chuàng)新突破時,家電企業(yè)和行業(yè)的格局很難改變。以電視為例,在平板技術出現以前,長虹、康佳、創(chuàng)維、TCL都是比較領先的品牌;但因為平板技術的突破性變革,抓住這一機遇的海信,迅速成了國內彩電的領軍企業(yè),抓住了平板帶來的轉移機會。
而海爾所一直倡導的“信息家電”,目前看,還是更多停留在描述階段,而沒有完全落到實處。提前啟動家里的空調預冷或預熱、通過電視上網、通過電腦看電視,未來的信息或網絡家電果真如此嗎?我不太贊同,但有一個可以肯定,未來的家電會越來越專業(yè)化和精細化,這個趨勢沒問題。
TCL早年曾推出能上網的電視,但市場反應并不積極。這個一方面可能跟當時的寬帶接入等硬環(huán)境有關,但電視上網的不專業(yè)、不方便,恐怕是更為重要的內因。當然,從營銷戰(zhàn)略上說,作為概念和未來方向,提前布局“信息家電”,并不會錯。
由此,在沒有獲得突破性的技術變革創(chuàng)新之前,即便是參考TCL并購湯姆遜的前者之鑒,我們也至少可以得到四點教訓。
即將收購的產業(yè)是否代表了未來發(fā)展的方向和技術是首要標準,如果不是,即便收購價格再便宜,也不能要。2003年,TCL并購湯姆遜時,收購價格低是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李東生認為湯姆遜的CRT技術還能有數年的發(fā)展時間,沒有預料到更先進的平板技術說來就來了,十分迅猛。
其次,收購需量力而行。TCL之所以會陷入后來的困局,就是因為心太大,既并購了阿爾卡特,又并購了湯姆遜,這兩個包袱,哪個都不輕。
再次,企業(yè)并購時,要考慮自己的國際化人才準備是否到位了。在并購湯姆遜之前,TCL團隊的人才基本都是土生土長起來的,是以國內市場為主,對國際管理所知甚少;因此,并購之后,就會發(fā)現自己根本管理不了。
最后,還要對企業(yè)徹底摸清楚,對被并購企業(yè)的市場進行有效清晰的透徹調查。TCL在并購湯姆遜之后才發(fā)現,湯姆遜所有的CRT專利技術并沒有繼承過來,TCL每一步生產,都要繼續(xù)向湯姆遜交納專利費。京東方購買韓國的液晶面板生產線也是這樣,無論是生產、管理人員的高額培訓費,還是技術授權的專利費,都成為企業(yè)發(fā)展的制約成本,沒有在并購中一步到位,盡量排除技術和專利瓶頸。(王永強整理)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