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張愛玲唯一未發(fā)表的遺作《同學少年都不賤》將與張迷們見面,最快將于明天由臺灣皇冠推出中文繁體字版。而簡體字版權尚未確定,據(jù)悉,天津人民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等公司正在進行爭奪。
本人作品不容置疑
記者昨日電話采訪了張愛玲研究專家陳子善教授,他陳述了自己在美國目睹《同學少年都不賤》的經(jīng)過。2000年,在洛杉磯南加州大學圖書館,陳子善見到了這部手稿的復印件,當時他很震驚,后經(jīng)了解,這是因為要在張愛玲去世的地方舉辦她的手稿展覽,大學曾向皇冠出版社緊急求助之后所得。陳子善說,這部手稿一氣呵成,手稿上的字跡娟秀工整,這部作品出于張愛玲之手不容置疑。
遺作秉承一貫文風
據(jù)了解,該小說是一部僅有兩萬字的小中篇,從出版社預先披露的內容看,仍然秉承著張愛玲一貫的文風,人物刻畫鮮明、情節(jié)鋪敘細膩、故事節(jié)奏輕快。小說寫了上海一所教會學校一個寢室中的4位女生,畢業(yè)后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故事以兩個女孩的生活為主軸,兩人在中學時期很是投緣,各自結婚后,一個到華盛頓當傳譯員,一個想帶女兒去法國生活,多年后幾人在上海重逢,分別后就斷了音訊。小說從重逢寫起,通過4個女生心理成長的過程,寫出了人生無常的滄桑悲哀。
書名出自杜甫的《秋興八首》之句:“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痹娭斜瘺龅奈兜溃蛟S正是這部小說取名《同學少年都不賤》的深意。
反證晚年確有力作
陳子善告訴記者,這部帶有張愛玲自傳性質的小說非常特別。張第一次將小說的背景放在美國,主人公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到美國的華人。另外,遺作中關于性的描寫很大膽,出乎意料的大膽,這些在張愛玲生前的所有作品中非常少見。陳子善說,這部作品是對張愛玲晚年幾乎沒有力作的一個反證。
相關鏈接
張愛玲遺作背景
對《同學少年都不賤》究竟何時寫成,寫成后為何遲遲未見出版,坊間流傳著眾多猜測。
張愛玲在寫給私交甚好的學者夏志清的信中說:《同學少年都不賤》這篇小說除了外界的阻力,我一發(fā)送也就發(fā)現(xiàn)它本身毛病很大,已經(jīng)擱開了。
張愛玲寫道:出單行本事,我回復告訴宋淇,是因為我在寫小說上總極力為自己,但是盡管叫自己慢慢來,一方面擔心已發(fā)表的給人anthologize了去,也還是著急,所以釜底抽薪,想先出個單行本。現(xiàn)在當然已經(jīng)打消此意。……我想我是愛看人生,而對文藝往往過苛。
據(jù)張愛玲寫給夏志清信來看,《同學少年都不賤》早在1978年即完成并發(fā)送,小說中有“在基辛格國務卿之前”的時間背景,可以確定是1973年基辛格擔任美國務卿后所寫。
1977年末,張愛玲為了《赤地之戀》的出版,與胡蘭成再度間接產(chǎn)生糾葛,故有推測這些大約就是信中所說的“外界阻力”。此外《同學少年都不賤》的篇幅尚不夠一本書字量,張愛玲擔心如發(fā)表,未經(jīng)同意被收入別人所編選集。這也解釋了為何該小說寫完后一直沒有出版的原因。
來源:上海文匯報、記者:陳熙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