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南澗邀高校團隊為跳菜“出圈”開“良方”
中新網昆明5月19日電 (黃興鴻)記者19日從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文化和旅游局獲悉,該縣邀請云南民族大學團隊為“南澗彝族跳菜”保護、傳承、發(fā)展等進行問診把脈,并開出“良方”。
南澗縣位于滇西南,是中國民間跳菜藝術之鄉(xiāng),“南澗彝族跳菜”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南澗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李偉介紹,跳菜逾1200年歷史,又名“抬菜舞”,融舞蹈、音樂、飲食于一體。當?shù)匾妥迕耖g辦宴席上菜時,為敬重賓客和增加喜悅氣氛,經常會進行跳菜表演。跳菜時,由引菜人和抬菜人從灶房到餐桌合著音樂節(jié)拍,跳著彝族特有的舞步,詼諧幽默地按“棋子”式布局擺菜。
云南民族大學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學與歷史學學院)的教授鄭宇介紹,2024年6月18日,該所院與南澗縣合作,共建了民族學田野調查實踐基地。南澗縣希望所院發(fā)揮人才優(yōu)勢,為南澗彝族跳菜走向更廣闊的舞臺進行資政建言。隨后,所院組建團隊,由他指導楊晶智等同學開展田野調查。
“團隊成員歷時90余天,走訪了南澗縣8個鄉(xiāng)鎮(zhèn),并形成專題報告?!编嵱罘Q,根據調查,目前該縣共370余支跳菜隊、2000多名表演者,但面臨跳得出講不好、業(yè)態(tài)弱融合難、創(chuàng)新難傳播難等問題。
報告建議,南澗縣以農文旅融合為路徑,拓展跳菜的“文旅商體展播”功能。通過開發(fā)節(jié)慶表演競賽、跳菜主題餐廳、文創(chuàng)市集、跳菜研學等業(yè)態(tài),將其轉化為“可體驗、可消費、可傳播”的文化產品。
以協(xié)同教育為抓手,塑造“會跳能講”的復合型傳承體系。可合作設立“跳菜講習班”,邀請南澗彝族跳菜的代表性傳承人與高校教師協(xié)同授課,同時開發(fā)跳菜傳承人Ai智能體等數(shù)字產品,多方式激發(fā)青年參與及學習興趣。
以技術賦能為支點,打造跨平臺傳播矩陣。圍繞跳菜的儀式結構、動作符號、物質符號等要素,通過vlog、短劇、動畫等新媒體形式構建“跳菜微舞臺”,實現(xiàn)文化的數(shù)字化語境轉譯和傳播。
李偉介紹,云南民族大學團隊的報告,為南澗彝族跳菜如何實現(xiàn)“從村寨到舞臺、從儀式到產業(yè)、從地方到國際”給出了很好的建議。目前,雙方正在商討在云南民族大學成立“跳菜研習班”、通過文旅融合和數(shù)字化賦能加快南澗彝族跳菜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等事宜。(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7月26日 16:10:24
- 2025年07月26日 11:36:02
- 2025年07月26日 11:33:14
- 2025年07月26日 09:14:37
- 2025年07月25日 1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