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9月24日電 23日的臺灣《聯(lián)合報》刊出符立中的系列文章之二,講述了知名華人作家張愛玲的作品被拍成電影的故事。
原文轉錄如下:
張愛玲與林黛:《情場如戰(zhàn)場》(The Battle of Love,1957)
林黛是程思遠之女,亦為白先勇的童年舊友。她因演出《邊城》里的翠翠一炮而紅,成為當時“村姑歌唱片”的濫觴。林黛本人生性倔強,被批只能演村女后立誓轉型,就在這時遇上張愛玲。
林黛兼有女孩和女神的性感,她的嬌氣攙雜了百分百的自信,大大增強了引領觀眾交流的說服力。這位嬌艷無匹的一代艷后固然擁有大批男性粉絲;但長期的荊釵布裙扮相,又好打抱不平,緩和了過火的美,亦吸引蜂擁的女影迷。此時她的觀眾基礎已極深厚,轉型只不過是水道渠成;張愛玲得到這個機會,固然出于才氣,也不能說沒有幾分幸運。
曾有港人批評《情》片充斥汽車、別墅、泳池,脫離當時現(xiàn)實,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張愛玲雖然“只是”改編《溫柔的陷井》(The Tender Trap),她卻大膽打破框架,要一向扮村姑的林黛出演反派女主角!
林黛先搶姐姐的心上人陳厚,又勾引劉恩甲,原只為求表哥張揚注意,這些波折都帶來更多真實人性:她的嬌媚帶有一絲淘氣,那任性是可包容的、小女孩的任性;看她淋漓盡致地享受青春,無時無刻潑濺出生命力,真讓人充滿欣喜。
本片當時打破香江國片票房紀錄,林黛一躍為最摩登、明媚的都會偶像,奠定往后《溫柔鄉(xiāng)》、《千嬌百媚》的基礎,和《貂蟬》同為最重要的轉型之作!可惜該片臺灣票房平平,導致被本地影史輕忽。
張愛玲與秦羽
《情場如戰(zhàn)場》是林黛唯一的“雙女主角”作品;邵氏曾要撮合她和李麗華合演《傾國傾城》、和葉楓合演《藍與黑》都未成功。快人快語的葉楓被征詢時哼道:“為什么人家是藍,我卻要當‘黑’呢?”最后“黑”由二路的丁紅上陣。
能讓林黛愿意共事,可見秦羽來頭不小。秦羽又名秦亦孚,香港大學畢業(yè),是當時學歷最高的電影明星。她在念書時即和葛蘭、鐘情、李湄、周曼華一同演出《碧血黃花》,后因話劇《清宮怨》爆紅,BBC請她飛到倫敦主演《秋月茶室》(銀幕版由馬龍白蘭度、葛倫福特、京町子主演)。秦羽的英文造詣廣獲好評,是當年的風云人物。
秦羽出身名門,其母為北洋名媛朱五。她和胡蝶皆因馬君武的〈哀沈陽〉而蒙冤:“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當行,溫柔鄉(xiāng)是英雄冢,那管東師入沈陽。”當初此詩系為諷刺張學良丟掉東北而作,卻未必切合事實。朱五經(jīng)此刺激下嫁朱光沐,生下朱萱,及時將產(chǎn)業(yè)遷港,仍然持盈保泰;朱萱從影后改名秦羽,和張愛玲算得上兩代交情。
秦羽系大家閨秀,囿于教養(yǎng),《情場如戰(zhàn)場》是其最后演出。她后來變成當紅劇作家,擔任電懋編劇主任,給予張愛玲不少協(xié)助。秦羽曾以《星星月亮太陽》和《蘇小妹》兩度獲得金馬獎,并替美新處翻譯亨利‧詹姆斯的《碧廬冤孽》(The Turn of the Screw)。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