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她還把以往教室里橫平豎直的桌椅排列方式,改成U型擺放,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
同期:
學生都很少,我們叫它小班制教學,一圈孩子有十多個,小班制的教學,老師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關注到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孩子在每一堂課中都有好多次的機會舉手,發(fā)言,參與,表演、游戲啊。
剛才他們班,做的游戲是找單詞的游戲,練習他們團隊合作,比如說,老師讀了一個單詞,房間,點一個號碼,NO.2,那么分組分了兩個隊,兩個隊的2號上場,讓他們去比賽競爭,找到這個單詞以后呢為他們這個隊得了一分,用一個紙杯,不管什么東西他們?yōu)樽约旱淖罾锏昧艘环莘职鸭埍粋一個,一個一個摞起來來,,這個紙杯摞得越高,那么組內的分數(shù)越高,培養(yǎng)他們團隊合作,而且做事情要小謹慎
劉曉玫還根據(jù)大陸很多家庭多是獨生子女的特點,在教學中增加了挫折教育和分享教育。
對每一位過生日的小朋友,小哈佛學校的老師都會為他們舉辦一個生日晚會,舉辦晚會的目的不僅僅是給小朋友慶祝生日,更重要的是在生日晚會過程中,讓孩子懂得愛,懂得分享。
采訪:(學生家長)
孩子進入小哈佛以后呢,我感覺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在性格方面有了很大變化,原來孩子在家呢可能是獨生子女的原因呢就是說孩子比較,用我們的話說就是孩子比較獨吧。就是很少愿意和別人分享東西。但是到小哈佛以后呢,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現(xiàn)在不管拿到什么東西,都會先讓老人吃,先讓爸爸媽媽吃,然后說好東西要分享。
回想當年回大陸創(chuàng)辦外語培訓學校的那段日子,俞汝杰先生和劉曉玫女士真是經歷了不少抉擇和磨難。故事還要從1998年說起,當時俞汝杰先生和劉曉玫女士在臺灣經營著一家外語培訓學校,當他們從臺灣回青島探親,和朋友聊天時得知,青島的外語培訓學校市場前景很好,朋友的這番話讓多年從事英語教學的劉曉玫女士動心了。
采訪:(劉曉玫校長)
1999年回來的,在我回來之前90年代那個階段呢,臺灣就已經到了競爭白熱化階段。在任何一個繁華的馬路上,寫字樓,中小學門口,幼兒園門口到處都是補習班,光有品牌的有二三十年品牌的就有十多家,那么那些家庭式的作坊式的那就無計其數(shù)。
成熟的臺灣外語培訓市場讓劉曉玫掌握了很多先進的教育方法,可是臺灣激烈的市場競爭,讓劉曉玫感覺沒有更多的發(fā)展空間。而青島之行,讓她看到了大陸巨大的市場。當時的中國大陸正在積極申辦2008年奧運會,2010年世博會,申請加入世貿組織,這一切都顯示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這些,都將給英語培訓市場帶來巨大商機,所以她認定,回到家鄉(xiāng)發(fā)展是最好的選擇。
決心已下,可是該怎么跟丈夫開口,劉曉玫猶豫了。一是因為俞先生和她都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二是他們在臺灣經營的外語培訓學校運轉情況很好,生活也很悠閑。
采訪:在感情這方面都是想我回歸(家鄉(xiāng))的。但是會反復思考,反復推敲,我們的體力,我們的精力,我們的資本,究竟夠不夠,有沒有辦法回去從零做起,白手起家,有沒有辦法經得起創(chuàng)業(yè)失敗,虧損垮掉的這種壓力。
不過,就在猶豫的時候,劉曉玫8歲的侄女從青島寫給她一封信,讓劉曉玫再次堅定了到青島創(chuàng)業(yè)的信心。
采訪:(劉曉玫校長)
七八歲的小侄女,就在信上說,姑姑,你們回來吧,我們青島也需要你那樣的外語培訓學校,回來辦一所吧,辦一所讓我們也有這樣的好的學校去上,我就看到這種小孩子的這種呼喚我就覺得這個小孩子代表了青島市的所有孩子
劉曉玫把侄女的信和自己的規(guī)劃跟丈夫全盤托出,令她沒有想到的是,丈夫沉默了一會,就答應和劉曉玫女士一起回青島創(chuàng)業(yè)。
采訪:(俞汝杰先生)
因為既然我娶了她,我愛她的話,他要向做什么,事實上我又沒有別的想法跟計劃,那我就一定伴隨著她支持她。
就這樣,俞先生和劉女士打點行裝,帶著所有的積蓄和朋友參股的80多萬人民幣回到了青島,開始外語培訓學校的籌備工作。首先就是考察市場。劉曉玫女士帶著親戚的孩子去培訓學校的兒童班報名,自己到成人班報名聽課,到私立學校應聘英語老師。她發(fā)現(xiàn),當時青島的少兒外語教育還是停留在過去那種板書,閱讀課文,朗讀單詞的簡單教學方式上。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