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中新社記者繼續(xù)涉險踏訪臺東縣水患重災區(qū),所見所聞、令人震撼。圖為延平鄉(xiāng)松楓大橋與公路聯(lián)結處,被沖垮、斜墜溪谷,“莫拉克”臺風及洪水爆發(fā)的破壞力令人匪夷所思。 中新社發(fā) 董會峰 攝
中新社南投八月十二日電 題:探訪災區(qū) 步步驚心
中新社記者 董會峰
八月十一日,中新社記者涉險探訪臺東重災區(qū),步步驚心;廣播里傳來直升機墜毀等壞消息,刺痛我心。
當天下午,記者自臺東市乘車數十里深入紅葉溫泉區(qū)采訪。那里聲名遠播,曾經是游客的天堂。而今,這里一片廢墟;隨著暴漲的溪水褪去,黑泥裸露無遺。舉目望去,只剩下一片屋頂,男、女洗手間的標牌,以及散落地上的殘枝落葉。
記者拾級而下,小心翼翼踩下去,發(fā)現泥巴是硬的。那片屋頂的下面,有兩名年輕女子正揮舞著鐵鏟。她們說,此處原是溫泉小賣部,挖一下,看看能不能再找到點有用的東西。
一個男子走過來。他自稱是“紅葉”七員工之一。如今溫泉全毀了,他很傷心;重建“紅葉”,至少得一年時間。
當記者沿著另一處陡峭臺階走下去,希望換個角度拍照時,赫然發(fā)現,尚算湍急的溪水,位置是那么的低;水沖上去需要“拔高”數米,而且距“紅葉”不近。溫泉是怎么被吞噬的?令人不可思議。
隨后,記者搭乘的計程車繞來繞去,駛過一段拉起警戒線的山路:一處貼近山谷的鋼筋護欄“不翼而飛”,另一處則堆著亂石、僅容一輛汽車穿過。趕在徹底封路前,記者行近受創(chuàng)的延平鄉(xiāng)松楓大橋;再三說明來意,把守路口的中年男子終“網開一面”。
徒步數百米,方至紅色大橋邊。橋身完好。細看這一側,有挪位痕跡。記者心懷忐忑,徑直走過去;近了另一側,才發(fā)現,情況是何其嚴重。橋與路的聯(lián)結處陡然下陷,一段路面滑落、斜掛深谷。此種景象,對記者的震撼,不遜于十日所看到的,知本溫泉區(qū)金帥飯店倒于溪中!
為了奔赴下一個采訪地,記者決定連夜穿越以險峻著稱的中橫公里。路上偶遇山上落下的斷木、塌方及泥石流路段,有驚無險,不提也罷。倒是車載廣播里頻繁傳來的災情報道,沖擊從事多年駐點采訪的記者神經。
壞消息頻傳:一架救援直升機下午在屏東山區(qū)墜毀,一度說人機平安,最后證實三人已無生命跡象;災情進一步擴大,官方晚間的數字稱,水災已造成全臺六十二死、五十七失蹤、三十五人受傷;高雄縣甲仙鄉(xiāng)小林村小學不見了,二十多名學生還失聯(lián);晚上桃源鄉(xiāng)一個堰塞湖潰堤,沿途民眾面臨新威脅;農業(yè)損失升至七十二億元新臺幣。
好消息也有:特戰(zhàn)隊員在災情慘重的小林村、民族村、民生村等地,又發(fā)現約七百名待援村民;嘉義縣救出二百四十五人,最高齡九十五歲;阿里山十八名大陸游客脫困;其它災區(qū)也陸續(xù)有人獲救。
歷時數小時,記者于十二日凌晨抵達日月潭,找到暫時落腳處。
值得一提的是,“八•一一”,臺灣“八八水災”第四日,記者隨身攜帶一份請柬,錯過了原本要參加的《旺報》創(chuàng)刊酒會。然能實地采訪,并盡可能地靠近南投災區(qū),遺憾之余,略感寬慰。
記者的下一個目標是——信義鄉(xiāng)。那里亦受到重創(chuàng),聽聞一所小學還在泥石流中“掙扎”。(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