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二千年前的造紙術(shù)——「會紙之鄉(xiāng)」鄧村
文、圖 陳一年
|
用抄紙廉把紙漿抄起,就形成一張紙膜;幾千張迭成墻一樣的紙坯。 |
中國造紙術(shù)的發(fā)明,已有2000年的歷史了。那是在漢和帝年間,大約公元2年的事。當(dāng)時宮廷手工作坊的總管蔡倫,將民間已出現(xiàn)的粗麻紙改造成功,便誕生了可以用于書寫的紙。雖然蔡倫不是中國造紙第一人,但他在造紙發(fā)展史上的「革命」作用,是不可低估的。2000年過去了,今天的造紙術(shù),比蔡倫的皇家作坊的工藝和技術(shù)不知要先進多少倍!相比之下,漢代皇家造紙法,可謂又古又土了。但你可曾知道,在今天的有些地方,仍然使用古老的土法來造紙,而且,不論是原料、工具、操作技術(shù)、工藝流程,也都幾乎和2000年前的一般無二!廣東四會縣的鄧村,就是其中典型的一處。全村十之九以上人家,仍然沿襲古法造紙。
現(xiàn)代技術(shù)造出來的紙張質(zhì)地又好產(chǎn)量又大,怎么還要用如此古老的方法去造土紙?等摸索明白了,又覺得有它合理之處。你看過拜神用的元寶紙嗎?這些作為焚燒祭拜用的紙品自然不必太講究質(zhì)地的精細(xì),更重要的是人們認(rèn)定了土紙的「正統(tǒng)」價值,豈能隨便取代之?如今暢銷珠江三角洲和港澳、東南亞的拜神用的「會紙」,正是這里的出產(chǎn)。因為產(chǎn)于四會而以「會紙」揚名,鄧村也被稱力「中國會紙第一村」。
在鄧村前后的路旁,遍地晾滿了一迭迭紙坯,山頭、田埂和村邊堆放著大量的竹子,鋪天蓋地沒有了空隙。 自從鄧村保留古法造紙的名聲傳開后,偏僻的山村成了熱點,附近市、縣的學(xué)校把鄧村當(dāng)作上歷史常識課的「課堂」,學(xué)生們排著隊來看古代科學(xué)名著《天工開物》所記載的造紙過程。因為鄧村人造紙與《天工開物》第十三卷所述的幾乎同出一轍。
與《天工開物》記載的造紙過程如出一轍
由于珠江三角洲盛產(chǎn)竹子,因此會紙的基本原料是竹子,即是《天工開物》所稱的「竹紙」。鄧村的作坊是以家庭為單位,男女老少都參加造紙。只見村民們先把竹子斬成一尺半長短,放進石灰池里浸泡;浸竹的時間要4~5個月,讓石灰水使竹纖維軟化。浸泡后的竹料撈出曬乾,然后用清水再泡1個月,去除石灰雜質(zhì),再撈起曬乾。接著,用機器(據(jù)說20年前用的還是水車,80年代才廣泛使用機器,這可能是唯一與古代不同的工具了)把竹料打碎,將粉碎的原料放進水池內(nèi)攪拌均勻,便成為造紙的紙漿了。
按照《天工開物》的記載,在抄紙前紙漿是要經(jīng)過蒸煮的,不過如今的會紙是用來焚燒或包裝用的粗紙,因此這道工序便可省略了。
|
鄧村遍地晾滿了紙張,成為一道獨特[景觀]。 |
緊接著的「抄紙」是造紙的關(guān)鍵。抄紙的工具是一件用極細(xì)竹絲編成的廉(現(xiàn)在很多作坊已改用塑料廉),用抄紙廉在紙漿池中輕輕一蕩,便「抄」起來,廉子濾掉了水,剩下一層薄薄的紙漿膜,乾了以后就是一張紙。紙張的厚薄均勻完全取決于師傅的控制水平,輕蕩則薄,重蕩則厚。將抄紙廉提到池邊的紙坯堆上一覆,漿膜便迭在原來的紙坯上,動作快而準(zhǔn);但見那幾千張漿膜迭成的紙坯像堵墻似的,垂直整齊。紙坯經(jīng)過絞機壓榨擠掉水份,再令其風(fēng)乾,然后又進入另一道關(guān)鍵工序--松紙。
松紙即是把本來黏連在一起的紙坯分頁。只見師傅右手用一柄特制的木板敲打切撥紙坯,左手不斷翻弄,紙張便松開呈一頁頁。這工序技術(shù)性很強,弄不好紙張就破損報廢,所以,松紙和抄紙兩門手藝要學(xué)好幾年才可以出師。
接下來就是曬紙了。據(jù)《天工開物》記載,精制紙張要一張張地用烘箱烘乾,但對于這些粗紙,只需一迭迭放在陽光下曬乾就算大功告成。鄧村所有平坦的空地都曬滿了紙,成為一道獨特的「景觀」。
做成的「會紙」多是紙品的半成品,經(jīng)包裝運銷各地后,還要根據(jù)不同用途(如做元寶紙、包裝紙等)進行加工或印制。鄧村有不少婦女再把會紙迭壓成中間凹彎的形狀,顯然,那是冥品元寶的模樣。
中國的傳統(tǒng)古紙
文.李伍
|
做好的紙張要經(jīng)過刨邊處理,使毛邊整齊。 |
可以說,凡是用中國傳統(tǒng)的方法所制造的紙,都可稱之為「古紙」。在中國的古代,紙張的用途已經(jīng)十分廣泛,比如在紙上寫毛筆字、繪畫、印刷書籍;到宋代開始印鈔票。不過那時的紙幣是用樹皮為原料的皮紙印制的。而早在南北朝及隋唐時期,便出現(xiàn)了手繪的壁紙;后來印刷術(shù)發(fā)展了,便出現(xiàn)了印刷圖案的壁紙。在過去漫長的歲月,因為還沒有發(fā)明玻璃,所以紙張又被貼在門窗上,以隔風(fēng)、透光。至于用作「紙船明燭照天燒」,在拜神佛、拜祖宗、做喪事、忌日、掃墓中「消滅」的紙,也就是本篇中所說的「四會紙」,在古代,一直是用量最大的。據(jù)《天工開物》記載,「十七借冥燒,十三供日用」,也就是百分之七十是鬼神用品,百分之三十是人日用的,此項浪費之大,在中國早已有傳統(tǒng)。而今天的四會紙,也正是為此用途而造的。
若論說一下以不同原料所造的不同的紙,也挺有趣。東漢的蔡倫是不是造紙的最先發(fā)明者,好像還沒有定論,但紙的原始者「麻紙」,的確是經(jīng)過蔡倫的改造之后,才變粗糙不堪為細(xì)密,進而成為書寫材料的。這無疑是一場「革命」。蔡倫在改善麻紙的同時,又用樹皮加舊魚網(wǎng)造紙,這般便宜又量大的原材料的開發(fā),又促使紙張產(chǎn)量大增,從而逐步地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lǐng)域。
我們再看:中國傳統(tǒng)紙從原材料上劃分,有哪些品類?先說麻紙。大麻和莖麻,是最早的造紙原料,后來又改為用廢舊麻織品來造紙,既省開支又省工省力。從漢代發(fā)明麻紙,一直到宋代,盡管皮紙、藤紙相繼興起,但麻紙在數(shù)量、質(zhì)量都始終占第一。后來,南宋棉花種植興起,棉布盛行,而麻作為紡織品銳減,因而麻紙由于原材料問題,它的「一統(tǒng)天下」逐漸被竹紙所代替。但土麻紙一直到今天還在被人們使用。記得在20世紀(jì)的六、七十年代,許多中國人還用麻紙來練毛筆字呢。糊窗戶是麻紙的另一種傳統(tǒng)用途,直到玻璃剛在中國興起的時候,由于玻璃太貴,一般人家難以享用,還是用紙糊為多;使用上好的白麻紙貼在窗上,再涂桐油,這樣不但透光亮加倍,而且不再怕雨淋,又更堅韌。
現(xiàn)今,土麻紙是越來越罕見,但在生產(chǎn)卷煙紙、復(fù)寫紙、電纜紙和鈔票等高級紙張中,仍然攙用麻或直接以麻為原料呢!
|
會紙經(jīng)過這道工序做成凹形,就成了拜神用的[會寶]了。 |
再說皮紙。東漢蔡倫在用麻頭、破布、舊魚網(wǎng)造紙之后,又用楮樹皮造紙成功。到魏晉時,人們又開始用桑樹皮造紙了。這就是皮紙。以樹皮造紙,不但工藝麻煩,造價也高,后來一直沒能像麻紙那樣普及于民間?善ぜ垐皂g厚實,又具備麻紙所沒有的優(yōu)點,于是它一開始就走上文化及上層的路線,成為宮廷及士大夫和文人作畫、寫書法的用品。在當(dāng)今,上好的皮紙仍然為書畫家所鍾情呢。
大家所熟悉的宣紙,就是皮紙的一種,它的原材料是青檀皮。皮紙耐磨損、耐折迭的特長,又使它成為宋、元、金諸朝代印刷紙幣的理想材料。
三說藤紙。顧名思義,藤紙一定是以山中的青藤為原料的。而青藤產(chǎn)地集中在江西、浙江一帶,所以又有區(qū)域性的特點。藤紙和皮紙是有關(guān)聯(lián),而藤紙更先滑,一般用來書寫經(jīng)典。
因為藤的量少又再生緩慢,藤紙便成來去匆匆的過容。
四說竹紙。竹紙雖然在宋之后逐漸代替麻紙的地位,但在它問世之初,還不夠堅韌,很容易破裂,因而不能登大雅之堂,用來作畫寫字。但竹發(fā)展迅速,又分布極普遍,竹紙的價格因而便宜。于是人們不斷地改善工藝,并加入其它材料,使竹紙的質(zhì)量得以逐步提高。比如福建制造的「玉扣紙」,就是竹紙中的佼佼者,一直是中國紙的主要出口產(chǎn)品之一。另外,蘆葦、芨芨草、荻蒿、龍須草、高粱、玉米稈等也可以造草紙。
五說草紙。原料多為稻或麥的秸稈。草紙雖質(zhì)地粗糙,但價格卻極便宜,因而廣泛地使用于拜神用紙、手紙及包裝用紙。以前我們見到的所謂「馬糞紙」,可能是最粗糙不過的草紙了。
另外,還有混合材料的紙。比如書面用宣紙當(dāng)中,人們將青檀皮與竹或稻草調(diào)配成不同比例,而產(chǎn)生多種不同性能和品位的品種,比如「特凈」、「棉料」、「凈友」等。而青檀皮中摻入不同的稻草,是清代之后出現(xiàn)的宣紙工藝「革命」,宣紙中有了稻稈的纖維,一可以降低造紙的成本,二可以改善紙的吸水性,可謂一舉兩得。
摘自《華夏人文地理》2001.1
|